[实用新型]一种小区雨水处理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37765.6 | 申请日: | 2011-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73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冯曙光;夏琦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陆道工程设计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3/02 | 分类号: | E03B3/02;C02F9/14;A01G2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龚敏 |
地址: | 20003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区 雨水 处理 利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区雨水处理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雨水处理主要集中在雨水促渗、雨水景观利用、雨水回灌、雨水回用等四个方面,包含了雨水的初期径流弃流技术、促渗技术、过滤技术、储存技术、污染物降解技术、消毒技术等。
雨水促渗:该方法是一种技术简易,经济相对节省的雨水径流削减方法,具体可通过土壤改良和构造绿地、修建渗滤沟和渗滤管,改造不透水地面为透水地面,如铺置嵌草砖等技术,加大下垫面的渗透比率,起到削减雨水径流同时削减面源污染的目的。
雨水景观利用:该方法实际是雨水促渗的延伸。雨水经收集处理后,进入景观系统如喷泉、人造溪流、浅池、湿地等构造中循环,营造景观效果。循环中渗透和蒸发损失大于雨水收集量时,可用自来水补充。
雨水回灌:该方法是将雨水经收集处理后,回灌地下,以补充地下水。
雨水回用:该方法是将雨水经收集处理后,作为中水用于洗车、浇绿地、冲洗地面等杂用。
上述城市面源污染的源处理方法,均有不同程度的缺陷。雨水促渗,由于方法简易,其承受的雨水容量也非常有限,雨量或雨疆大时,雨水仍会形成地表径流进入城市下水系统。雨水景观利用的难点在于,为保持水质符合景观水体要求,必须靠动力维持水流动态,运行费用是一大障碍。至于雨水回灌,其在北方城市或地下水过量开采的城市,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但为避免污染地下水,回灌水质要求很高,相应处理费用也很大,目前很少应用。而雨水回用,已有的工艺在目前国情下,很难推广应用,最主要的原因是水价低廉而处理工程造价太高,回用无经济价值。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小区雨水处理利用系统。
具体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区雨水处理利用系统,包括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和雨水喷灌利用系统;其中,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包括屋面雨水收集处理装置和路面雨水收集处理装置;
屋面雨水收集处理装置包括:渗流池l、渗滤管2、渗滤通道3,与蓄水池6相连;
路面雨水收集处理装置包括:沉淀池4、过滤通道5,与蓄水池6相连;
其中,雨水喷灌利用系统包括:喷灌设备7、水泵8、与蓄水池6相连。
进一步的,渗流池1和渗滤管2一端相连,渗滤管2的另一端与渗滤通道3连接,渗滤通道3和蓄水池6相连。
进一步的,沉淀池4与过滤通道5一端相连,过滤通道5中设有过滤隔栅10,过滤通道的另一端与蓄水池6相连。
进一步的,蓄水池6边设有雨水喷灌利用系统的水泵8与喷灌设备7相连,喷灌设备7设在绿地上。
下雨时,若产生地表径流并经雨水收集处理系统进入蓄水池6,打开水泵8,利用喷灌设备7把雨水喷洒在绿地上,通过绿地上植物根系的吸收和土壤中的微生物的分解作用除污染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克服了简易雨水促渗技术雨水承受容量有限的缺点。雨量或雨强大时,形成径流的雨水通过收集系统会回到蓄水池中,并重新布洒于绿地中。利用绿地中植物根系的吸收和土壤中微生物的作用构成一个二级生态处理系统,使雨水在净化处理后通过土壤毛细管的渗滤作用补充包气带中土壤水。省略了回灌地下水所需的复杂处理工艺,也避免了雨水径流直接回灌地下水所面对的问题。由于蓄水池与土壤水相通,与其配套的含水绿地构成了一个天然的地下存储调蓄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小区雨水处理利用系统的示意图。
图中:1-渗流池;2-渗滤管;3-渗滤通道;4-沉淀池;5 -过滤通道;6-蓄水池;7-喷灌设备;8-水泵;9-窖井;10-过滤隔栅。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屋面雨水经原雨水管道进入渗流池l,渗流池1和渗滤管2一端相连,渗滤管2的另一端与渗滤通道3连接,渗滤通道3和蓄水池6相连。屋面雨水最终经过滤沉淀后流入蓄水池6。
流入窖井9的路面雨水通过沉淀池4, 沉淀池4与过滤通道5一端相连,过滤通道5中设有过滤隔栅10,过滤沉淀分离路面泥沙和污物,过滤通道的另一端与蓄水池6相连。过滤后的雨水最终经过滤沉淀后流入蓄水池6。
蓄水池6边设有雨水喷灌利用系统的水泵8与喷灌设备7相连,喷灌设备7设在绿地上。
下雨时,若产生地表径流并经雨水收集处理系统进入蓄水池6,打开水泵8,利用喷灌设备7把雨水喷洒在绿地上,通过绿地上植物根系的吸收和土壤中的微生物的分解作用除污染物。
本实用新型的小区雨水处理利用系统将工程措施和生态环境有机结合,使雨水、地表水、包气带中土壤水构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循环体系。这一循环体系集渗滤技术、净化技术、储存技术、回灌技术、回用技术于一体,使雨水在循环中,通过工程措施的一级沉淀处理和生态环境的二级生化处理得到净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陆道工程设计管理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陆道工程设计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377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力发电机风化岩层扩底锚杆基础
- 下一篇:新型方便缝纫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