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下槽型结构抗浮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37983.X | 申请日: | 2011-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73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姚裕春;李安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12 | 分类号: | E02D31/12;E02D5/74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 51215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61003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 结构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公路、市政及地铁等地下槽型结构抗浮构造。
背景技术
地下槽型结构在铁路、公路、市政及地铁等隧道进出口、道路下穿中经常遇到,当地基土层地下水位较高时,槽型结构设计需要考虑结构抗浮问题,通常情况下,结构抗浮采用在槽型结构底部或两侧设置抗拔桩措施,常用的结构型式使得槽型结构受力复杂,槽型结构防水措施设置较为困难且结构设计、施工较为复杂。因此,迫切需求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又节约投资的地下槽型结构抗浮构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地下槽型结构抗浮构造,抗浮效果好,结构简单,施工方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地下槽型结构抗浮构造,包括地下槽型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地下槽型结构下纵向、横向间隔设置拉力型锚索,各拉力型锚索的上端与槽型结构的底板锚固连接,下端锚入基岩一定深度,或者与布设在地下槽型结构下方地基土层内的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抗拔桩的顶部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简化了地下槽型结构受力型式,能有效解决地下槽型结构抗浮问题;施工简单,较全采用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抗拔桩可减少投资10~60%。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如下两幅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地下槽型结构抗浮构造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地下槽型结构抗浮构造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示出零部件、部位名称及所对应的标记:地基1、基岩2、拉力型锚索3、地下槽型结构4、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抗拔桩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地下槽型结构抗浮构造,包括地下槽型结构4,在所述地下槽型结构4下纵向、横向间隔设置拉力型锚索3。参照由图1示出的实施例1,当地基1下覆有基岩2时,各拉力型锚索3的上端与槽型结构4的底板锚固连接,下端锚入基岩2一定深度提供抗拔力。参照由图2示出的实施例2,当地基1下为深厚土层时,各拉力型锚索3的上端与下槽型结构4的底板锚固连接,下端与布设在地下槽型结构4下方地基1土层内的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抗拔桩5的顶部固定连接,由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抗拔桩5提供抗拔力,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抗拔桩5沿地下槽型结构4基底地基纵向、横向间隔设置,其下部深入地基1土层一定深度。本实用新型简化了地下槽型结构受力型式,能有效解决地下槽型结构抗浮问题,而且施工简单,较全采用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抗拔桩可减少投资10~60%。
通常,所述拉力型锚索3采用高强度、低松驰Φ15.2mm钢绞线制作,每孔锚索采用4、6或8束组成。所述拉力型锚索3锚入基岩2的深度不小于8m,锚固段、自由段均采用I级防护构造。拉力型锚索3锚入基岩2时,其最小钻孔直径不小于115mm、130mm、130mm,注浆压力不小于0.6~0.8MPa。
以上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实用新型地下槽型结构抗浮构造的一些原理,并非是要将本实用新型局限在所示和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申请的专利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379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城市小河道清淤船
- 下一篇:全螺纹纤维树脂杆体土钉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