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轴回流式密封壳体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38063.X | 申请日: | 2011-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86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龚小和;王伏林;谢宏涛;肖建群;梁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远扬煤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18 | 分类号: | F16J15/18;F16J15/40;F16J15/16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卢宏 |
地址: | 417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轴 回流 密封 壳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旋转轴密封部件领域,具体为一种旋转轴回流式密封壳体。
背景技术
旋转轴密封壳体是机械传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凡需要输入或输出旋转动力的装备,其旋转轴为防止润滑油外泄都需要密封,如减速器、变速器等的输入轴和输出轴。旋转轴密封的方式和类型较多,常见的旋转轴密封方式有接触式密封和非接触式密封,旋转轴唇形密封圈,因其结构简单,密封性能好,被广泛使用,但因其材料为橡、塑之类,易老化、变质造成密封失效泄漏污染环境的现象依然存在,而且更换密封件时,必须拆卸旋转轴上的外接零件,耗时费工,直接影响正常生产。尤其对在恶劣环境下使用的重载设备,因受环境的影响,锈蚀及其它原因造成旋转轴上的外接件难已拆卸或无法拆卸,给设备维护带来诸多不便。
在旋转轴密封类型中,螺旋式密封因受旋向的限制,不能适应需正反转使用设备的密封,而离心式密封只适应于高转速的旋转密封;因此,这些类型的密封方式虽然都有其独特性能优点,但也存在令用户不满意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旋转轴密封存在的容易失效、性能不稳定、拆卸困难等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旋转轴回流式密封壳体,该旋转轴回流式密封壳体结构简单,性能可靠,使用寿命长,适应范围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旋转轴回流式密封壳体包括套装在旋转轴上的壳本体,其结构特点是,该壳本体内壁上具有一个环形的内挡油壁和一个环形的外挡油壁,该内挡油壁和外挡油壁之间设有开在壳本体内壁上的环形导流槽;所述壳本体内壁上径向开有与所述导流槽连通的至少一个径向回流孔,所述壳本体内轴向开有与所述径向回流孔连通的至少一个轴向回流孔。
藉由上述结构,所述内挡油壁和外挡油壁的内孔优选直径相同,即所述内、外挡油壁与旋转轴之间的径向间隙相同,确保了旋转轴在密封壳体间无接触旋转运动的需要。内挡油壁和外挡油壁的内孔直径的大小由旋转轴直径加使用允许跳动量及留小于流体润滑油粘度间隙来确定。由此,外挡油壁挡住旋转轴在传动壳体内旋转运动粘结的流体润滑油层轴向外泄,利用流体润滑油粘度,封闭内挡油壁内孔与旋转轴径间隙小于流体润滑油粘度间隙通道,构成了第一道封闭密封结构。
位于内、外挡油壁之间的所述导流槽构成二级封闭密封结构,并将第一级密封与第二级密封之间的渗漏残留油液导入导流槽内,经径向回流孔、轴向回流孔返回传动装置内腔。
所述外挡油壁的外侧设有开在壳本体内壁上的毛毡槽,该毛毡槽内嵌入有毛毡。所述毛毡槽外侧设有将毛毡紧固在壳本体上的压盖。所述毛毡优选为长条体的防尘毛毡,该防尘毛毡嵌入敞开式的所述毛毡槽内,由固定于壳体外端的压盖定位,构成了既能防尘又能防渗的第三道封闭密封,更换外密封时,再也无需要拆卸旋转轴上的外接零件。
由于加工工艺的需要,往往在壳本体上开的径向回流孔为通孔,因此,为了防止液体从径向回流孔及工艺孔中泄露,所述壳本体上装有的螺塞,该螺塞的一端装在径向回流孔内。
所述导流槽的垂直下方水平面低于外挡壁内孔边缘的容积,大于内挡油壁与旋转轴之间腔体的容积,以此来确定导流槽的内孔直径和槽宽。
所述径向回流孔和轴向回流孔的孔截面积均大于内挡壁与旋转轴之间的径向截面积。
所述轴向回流孔对正于传动装置壳体垂直下方贯通内腔的导流孔。
因为所述旋转轴回流式密封壳体装在传动装置壳体上,所述轴向回流孔与传动装置壳体上贯通传动装置壳体内腔的导流孔相连通,以便油通过轴向回流孔经导流孔进入传动装置壳体内腔中实现回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集接触式密封和非接触式密封方式的优点于一体,不仅能构成多种方式多级独立封闭密封,而且残留流体能自动回流于传动装置内腔;既能有效地防止外界环境粉尘及其它有害物进入的混合式密封装置内,且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可靠性高,制造和使用成本低,彻底解决了更换密封件时必须拆卸旋转轴上的外接零件的困难,提高了工作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旋转轴回流式密封壳体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在图中
1-内挡油壁; 2-外挡油壁; 3-导流槽; 4-毛毡槽;
5-径向回流孔; 6-轴向回流孔; 7-皮垫; 8-螺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远扬煤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湖南远扬煤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380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悬吊式动态展示屏幕
- 下一篇:汽车门锁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