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卸汽车副车架纵梁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38134.6 | 申请日: | 2011-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436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张丙鑫;张程程;杨子良;李传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丹江特种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2 | 分类号: | B62D21/02 |
代理公司: | 十堰博迪专利事务所 42110 | 代理人: | 宋志雄 |
地址: | 442714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车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卸汽车零部件,具体是一种自卸汽车副车架纵梁。
背景技术
现在传统的自卸汽车副车架纵梁,是由一块“Z”型梁(外纵梁)与槽型梁(内纵梁)拼接对焊而成的梁中梁结构或是一根普通矩形管的非梁中梁结构。梁中梁结构内、外纵梁至少需要剪板、折弯两道工序且只能一次制作一件。这样的工艺直接导致生产效益的降低、成本的浪费,还会因为人员操作及设备的精度的不一致,导致生产出来的副车架左右两边高度不一致,从而影响整车的外观高度左右不一致;非梁中梁结构制作简单、材料统一,但又不能满足大部分用户对梁中梁结构的需求。
传统的自卸车底梁要么是“C”形钢、槽钢加内扣要么就是普通的矩形管。
传统的自卸汽车副车架纵梁和传统的自卸车底梁很难既能保证大部分用户对于梁中梁结构的需求又能达到这两种材料的统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卸汽车副车架纵梁,使自卸车副车架纵梁及车厢底梁在生产过程中,既能保证了自卸车副车架纵梁和车厢底梁的通用性又能保证大部分用户对于梁中梁结构的需求,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益。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自卸汽车副车架纵梁,包括中空的副车架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副车架纵梁的上平面是一个向下凹陷的台阶,其中台阶的上台面和下台面之间的连接面是斜面。
对上述方案的改进在于:所述的中空副车架纵梁是通过辊压一次成型的。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生产过程中,既能保证了自卸车副车架纵梁的形状,对应的车厢底梁是相对应的配合形状,不仅保证了两个梁之间的导向性,还起到了定位的作用,当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两个梁之间的配合增加了车辆的稳定性,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益、便于生产的组织,同时又能保证大部分用户对于梁中梁结构的需求,最大程度的满足用户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装配图。
图中:1是斜面,2是自卸汽车车厢底梁,3是自卸汽车副车架纵梁,4是上台面,5是下台面。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
中空的自卸汽车副车架纵梁3的上平面是一个向下凹陷的台阶,其中台阶的上台面4和下台面5之间的连接面是斜面1。
自卸汽车副车架纵梁3是通过辊压一次成型的。
该异形截面管梁的下平面为封闭口,通过焊接闭合,形成一个带斜面的异形截面的闭式结构。
如图2 中所示,自卸汽车车厢底梁2为该异形管梁倒放使用。此装配图中靠斜面1来实现梁中梁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丹江特种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丹江特种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381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