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带钢表面清洗的电极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38889.6 | 申请日: | 2011-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656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06 |
发明(设计)人: | 吴玉刚;林黎琰;庄幸福;杜光宝;赵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市华驰薄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F7/00 | 分类号: | C25F7/00;C25F1/06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陈浩 |
地址: | 45117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带钢 表面 清洗 电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带钢表面电解清洗领域。
背景技术
电解清洗技术是一种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清洗技术。它主要是利用电解原理将金属表面的污垢去除的清洗方法,也称为电化学清洗。电解清洗除了电解外,还辅助了其他一些化学清洗和物理清洗,以达到最大限度清除污垢的目的。
在冷轧带钢生产过程中,带钢表面总残留着一些油脂、铁粉和灰尘等杂质。如果不对带钢进行表面清洗,各种杂质会被带到下一工序,从而引起比较严重的表面质量问题,尤其是镀层产品,据统计由于脱脂除油不彻底而导致镀层不良的比例一般占60%~80%。冷轧的带钢在经过盛有碱性电解液的电解清洗槽时,两侧的电极因通以低电压、高电流的直流电而极化。带钢的两面分别作为阴极和阳极发生电化学反应,带钢表面析出氢气或氧气的小气泡。在电极极化和气体的机械撕裂综合作用下,带钢表面的残留油脂被进一步除去,从而达到了清洗的目的。
目前冷轧带钢电解清洗装置分为沉浸式电解装置和喷射电解装置,由于沉浸式电解装置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等优点,沉浸式电解装置是中小型企业最主要的采用形式,它主要由电极板、电极板固定架、沉浸辊等组成,但电极板的结构多种多样,目前有惰性材料网状电极,不锈钢管式电极,优质普碳钢条制成的立式栅格式电极等。但是惰性材料网状电极、不锈钢管式电极材料成本高,而且加工制作较为复杂,立式栅格式电极加工制作烦琐,使用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带钢表面清洗的电极,用以解决现有电极成本高、制造复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一种用于带钢表面清洗的电极,包括一个矩形板状的电极板,该电极板一板面上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有用于连通高压电的导电体,在连接导电体的该板面上还固定有用于加固电极板的框体,该框体与电极板形状吻合。
所述电极板上开设有通孔。
所述导电体包括至少一条S形导电板。
所述连接件为条状,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S形导电板上,另一端焊接在所述电极板上。
所述框体由四条槽钢首尾相连焊接而成,框体通过所述各槽钢的一侧槽壁焊接在电极板上。
所述框体的四角部位焊接有连接片,连接片上开设有用于与清洗槽相配合的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全部采用普通材料焊接而成,相比传统电极板采用多个不同部件组装而成,制作安装非常简单方便;各种材料全部采用普通钢材制成,相比传统电极板采用不锈钢或者其他惰性材料,成本低廉;电极板采用平铺结构,其上设有开孔,选择较厚的钢板可使导电效果更好,改善电解清洗效果,延长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主视图;
图5是图4的A-A剖视图;
图6是图4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所示的一种用于带钢表面清洗的电极的实施例1,包括一个矩形板状的电极板3,该电极板上侧面通过连接件2固定连接用于连通高压电、固定电极的S形导电板1,导电板设计成S形利用安装。S形导电板1有两条,一端通过螺钉7固定连接件2,连接件焊接在电极板3上。电极板3上侧还固定有用于加固电极板的框体4,框体4与电极板形状相吻合。电极板3上开设有通孔8,由于电极板3使用时处于电解液中,开设通孔8利用液体流通。框体4由四条槽钢首尾相连焊接而成,各槽钢的一侧槽壁焊接在电极板3上,槽底垂直于电极板3的侧面。框体4的四角上固定有连接片6,连接片6上开设有用于与清洗槽相配合的安装孔5。上述构成电极的全部材料均采用Q235-A钢材,成本低廉。
实施例2
如图4、图5、图6,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仅在于,连接件2,S形导电板1连接在电极板3的下侧,框体4也处于电极板3的下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市华驰薄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市华驰薄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388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