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流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39158.3 | 申请日: | 2011-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83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步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步芳 |
主分类号: | B04C5/00 | 分类号: | B04C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10 重庆市沙***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除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尘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采用重力、惯性分离的旋流除尘装置。
技术领域
皮革、纺织、树脂、铸造等行业中,生产车间所产生的粉尘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特别是一些小型企业对环境治理重视程度不够,所采取的防护措施不力,是粉尘环境治理的重点所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除尘效果较好的一种旋流除尘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一上部为圆柱形、下部为锥体形密闭结构。设有排气口、进气管、进气口、内筒、外筒、气室、集灰斗和卸灰器。内筒于同一轴线置于外筒里,内筒与外筒之间形成环形气室,外筒下部接集灰斗,集灰斗下端连接卸灰器。卸灰器为分两级组成的双管双阀结构,两级卸灰装置之间用法兰盘连接;卸灰门与直角螺杆固定成一体,相对于固定在出灰管上的套筒旋转;直角螺杆上设可在轴向移动进行调节的配重块。
当含粉尘气体经进气口进入外筒与内筒之间的气室,在风压作用下,含粉尘气体在气室内产生环形旋流,对质量大于空气的粉尘产生重力惯性,又由于内筒的文丘里作用,对含粉尘气流起阻聚作用,粉尘沿内筒外壁、外筒内壁、集灰斗内壁从卸灰器的落灰口落入卸灰器内,落入卸灰器内的粉尘由卸灰门排出。经旋流惯性分离出粉尘后的气体从内筒下端往上排放,又由于內筒的文丘里作用,再次产生脱尘,气体得到进一步净化。除尘后的净化气体从出气口排出。本实用新型是粉尘环境治理中一种结构简捷、除尘有效、操作方便安全、运行成本很低的旋流除尘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卸灰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4,本实用新型设有排气口1、进气管2、进气口3、内筒4、外筒5、气室6、集灰斗7和卸灰器8。内筒4于同一轴线置于外筒5里,内筒4与外筒5之间形成环形气室6,外筒5下部接集灰斗7,集灰斗7下端连接卸灰器8。
参见图1~2,本实用新型进灰管2接于内筒4与外筒5之间的气室6。进灰管2与水平面倾斜一个角度K,外筒5的顶部由板51密封,排气口1由连接法兰52外接排气管道。
参见图3~4,卸灰器8通过连接法兰84与集灰斗7连接,卸灰器8为分两级组成的双管双阀结构。设有出灰管81、82、灰斗83、连接法兰84、落灰口85、卸灰门86、812、连接法兰87、88、配重块89、直角螺杆810、调整螺帽811、套筒813、815、轴套814和紧固螺帽816。两级卸灰装置之间用法兰盘87、88连接;卸灰门86、812与直角螺杆810固定成一体,相对于固定在出灰管82、81上的套筒814旋转,从而开启或关闭阀门86、812;直角螺杆810上设可在轴向移动进行调节的配重块89,通过螺帽811紧固。直角螺杆810上设有套筒813、815,通过螺帽816进行位置调整并紧固。
从生产车间各个粉尘发生点收集到的含粉尘气体,通过风机从管道连接至进气口3,含粉尘气体经进气口3进气管2进入气室6,在风压作用下,含粉尘气体在气室6内产生环形旋流,对质量大于空气的粉尘产生重力惯性,又由于内筒4的文丘里作用,对含粉尘气流起阻聚作用,粉尘沿内筒4外壁、外筒5内壁、集灰斗7内壁从卸灰器8的落灰口85落入卸灰器8的出灰管82内,经卸灰门86进入灰斗83;再由出灰管81经由卸灰门812排出。
经旋流惯性分离出粉尘后的气体从内筒4下端往上排放,又由于內筒4内壁的文丘里作用,再次产生脱尘,气体得到进一步净化。除尘后的净化气体从排气口1排出。
经测试,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达到以下主要参数。
1. 烟尘排放浓度≤200~150mg/m3。
2. 林格曼黑度:1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步芳,未经张步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391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