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次配风负压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39880.7 | 申请日: | 2011-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035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杨宪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宪余 |
主分类号: | F24C15/00 | 分类号: | F24C15/00;F23L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3200 河北省衡水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配风负压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民用炉具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二次配风负压燃烧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普通炉具的缺点是冒黑烟,灰尘大,燃烧不充分,浪费能源,从而使得热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二次配风负压燃烧器,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包括炉口风圈、进风管、通风孔,其特征在于炉口风圈呈圆盘形,炉口风圈前端设置两根进风管,两根进风管左右对称,炉口风圈和进风管都是中空的,进风管与炉口风圈相连通,炉口风圈的内壁上设置有四十个通风孔,通风孔呈圆形孔,通风孔设置成两排,两排通风孔相互平行且上下相互交叉设置,进风管与炉口风圈内壁上的通风孔相贯通。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由两根由外向内的二次进风管进入炉口风圈内,进风管与炉口风圈都是中空的,炉口风圈呈圆盘状,炉口风圈的内径为115-165cm,炉口风圈的厚度为15-40cm,炉口风圈内壁上设置有四十个通风孔,通风孔为圆形,通风孔设置成两排,两排通风孔相互平行且上下相互交叉设置,进风管与炉口风圈内壁上面的通风孔相贯通。工作原理:从外向内进风,风由进风管通过炉口风圈再经通风孔进入炉腔内,然后关闭抽屉门,使炉腔内形成负压燃烧,大量的烟气得到充分燃烧,火苗在进风圈的出气孔处喷火烟为1-2cm,烟筒不易冒烟,灰尘不会向外排放,从而提高了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环保、节能、无烟、无尘,燃烧充分,热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炉口风圈1、进风管2、通风孔3。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以下具体的详细说明;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包括炉口风圈1、进风管2、通风孔3,其特征在于炉口风圈1呈圆盘形,炉口风圈1前端设置两根进风管2,两根进风管2左右对称,炉口风圈1和进风管2都是中空的,进风管2与炉口风圈1相连通,炉口风圈1的内壁上设置有四十个通风孔3,通风孔3呈圆形孔,通风孔3设置成两排,两排通风孔3相互平行且上下相互交叉设置,进风管2与炉口风圈1内壁上的通风孔3相贯通。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宪余,未经杨宪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398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旱轮作防治黄瓜根结线虫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气力勺轮式玉米精量排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