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斜插井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40316.7 | 申请日: | 2011-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482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王进祥;于正东;施谨谨;向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2D19/2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08 | 代理人: | 董梅 |
地址: | 20007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斜插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斜插井,用于垃圾填埋场的施工中,抽排地下水和渗滤液。
背景技术
在填埋场施工中需要抽排地下水,传统的施工工艺就是使用集水井工艺,在填埋区旁边的地面大面积开挖,开设脚手架,费工费力,工程较大。
因此减小开挖面积是提高工程效率、降低成本的关键因素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何提供一种减小开挖面积并完成集水井功能的斜插井。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目的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斜插井,设在填埋场旁用于垃圾填埋场施工中,抽排地下水和渗滤液,泵设在斜插井下,用泵将积水通过排水管排出井外,采用PE管斜插基坑内代替集水井,管道与基坑的基层紧密贴合,在管道底部贴紧一闷板,上方被井口结构固定,顶部设有井盖,在PE管(聚乙烯管)与基层接触部位设有土工布层和进水孔,在基坑内铺填碎石至管底标高,其中,斜插井与水平面的坡度为1:2~1:5,所述的基坑至少底边坡度与斜插井坡度一致。
所述PE管为直径600~1000mm的HDPE管(高密度聚乙烯管),在基坑上开口以下部位设有进水孔。
所述的PE管用卡箍卡紧。
所述的PE管上口部固定一链条,该链条一端连接泵,另一端与埋设在锚固沟内的铁件相连接。
所述的基坑为与斜插井坡度平行的直角边梯形,闷板设在垂直的直角边,斜边也为上开口,为标高地下8米的水平面,管底标高为9.5米。
所述的排水管为软管,方便卷绕和维护。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填埋场中的地下水和渗滤液沿基层和导水管进入斜插井内,斜插井底部的积水用抽水泵将积水沿软管排出斜插井至阀门井。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斜插井的施工方法,依序按下述工序施工:
(一)斜卧井土方开挖,建立围堤形成边坡槽,使陂度为1:2~1:5;
(二)制作如上所述的PE管斜插井;
(三)井底施工:在管道与基坑层的接触部位加铺一层土工布,然后在基坑内铺填碎石至管底标高,在斜井管底部设置闷板,然后吊装管道;
(四)管道吊装到挖好的边坡槽内,管道与基层紧密贴合,且下口与闷板贴紧,上口达到设计标高,校验好轴线标高后,将坑底用石子填平;
(五)斜插井固定:PE管安装后立即进行固定,然后与预先埋设在锚固沟内的铁件相连,固定前应再次复核管道的位置及标高,固定完后应按设计要求将管四周的空隙填实;
(六)对斜插井口进行封闭施工,对斜插井口进行隐蔽覆盖。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步骤(三)中基坑内自下而上依序为压实度大于或等于93%的基土层、密度为200g/m2的有纺土工布层、碎石导流层、密度为200~600g/m2的针刺长丝土工布层、粘土层,其中,在有纺土工布层和碎石导流层间设置导水管,该导水管将积水排入斜插井内,该导水管由有穿孔管与近斜插井处的实管组成。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步骤(五)中在顶部用卡箍将井身卡紧。
本实用新型的优越性在于:采用PE管斜插井代替集水井,可降低成本在50%以上,较少了工程量,缩短了工期,从而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为填埋场斜插井剖面示意图;
图中标号:
1—泵; 2—HDPE管; 3—闷板; 4—井盖;
5—基坑; 51—围堤; 52—基土层; 53—有纺土工布层;
54—碎石导流层; 55—针刺长丝土工布层; 56—粘土层;
57—导水管;571—穿孔管;572—实管;
6—卡箍; 7—链条; 8—锚固沟; 9—铁件; 10—增强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403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