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炉底电极用螺旋水冷铜套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41302.7 | 申请日: | 2011-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814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张照军;夏超峰;余志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开隆冶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3/24 | 分类号: | F27B3/2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160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炉 电极 螺旋 水冷 铜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炉底电极用螺旋水冷铜套,利用螺旋水冷铜套的导电性和螺旋冷却水槽,达到导电和冷却效果。
背景技术
随着直流电弧炉炼钢技术的方兴未艾和交流电弧炉炼钢技术的稳步发展,进一步提高电弧炉冶炼效率和改善由此所引发的电能质量问题是一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直流炉的开发历史,在很大程度上也正是炉底电极的开发历史。依炉底电极的型式,目前直流炉通常被分为三类,即导电炉底式、水冷钢棒式、多钢针式、多钢片式四种。直流电弧炉水冷钢棒式底电极技术包括底电极热状态、绝缘状态、底电极袖砖及水冷循环部分。现有的底电极组件的缺点是结构复杂、导电性能差、冷却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具有较高的导电性能和水冷性能的电炉底电极用螺旋水冷铜套。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炉底电极用螺旋水冷铜套,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旋水冷铜套本体,螺旋水冷铜套本体一端具有圆环形平面,螺旋水冷铜套本体的外壁上设有多条螺旋槽。
优选地,所述的圆环形平面上设有安装固定螺孔和绝缘固定通孔。
优选地,所述的圆环形平面上设有热电偶测温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具有独特的T形设计,超大的圆环形平面可以增加导电面积和导热性,导电性能达到48m/?mm2,导热率322W/mk。
2、具有超大导程的螺旋槽,每条螺旋槽都有独立的循环水路,冷却面积达到85%以上,冷却效果好;
3、具有热电偶测温孔,测温准确率达到95%,通过温度控制,循环水不会产生电解水垢,对设备的使用周期大大提高,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4、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电炉底电极用螺旋水冷铜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为电炉底电极用螺旋水冷铜套结构示意图,所述的电炉底电极用螺旋水冷铜套包括螺旋水冷铜套本体5,螺旋水冷铜套本体5一端具有圆环形平面6,螺旋水冷铜套本体1的外壁上设有多条螺旋槽4。所述的圆环形平面6上设有安装固定螺孔2和绝缘固定通孔3。所述的圆环形平面6上设有热电偶测温孔1。
所述的螺旋水冷铜套本体5采用Tu2经多次锻打模锻成型,安装固定螺孔2和绝缘固定通孔3用于将螺旋水冷铜套本体5固定在电炉底部,热电偶测温孔1用于安装热电偶,实时测量温度。
本实用新型主要利用水冷螺旋铜套的导电性和特殊螺旋冷却效果,使电炉底电极产生的热能通过高压循环水带走,达到导电和冷却效果。通过绝缘固定孔将该产品固定在电炉底部,再与其他部件形成一套循环水路,达到导电和冷却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开隆冶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开隆冶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413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空高温透明管式电炉
- 下一篇:一种果蔬贮藏冷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