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单开钢质防火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41440.5 | 申请日: | 2011-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496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黄衍钟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辉盛防火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5/16 | 分类号: | E06B5/16;E06B5/11;E06B3/36;E06B3/72;E06B7/22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陈雪莹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单开钢质 防火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开钢质防火门。
背景技术
随着消防安全意识的推广,全民的消防安全意识也逐渐增强,如家居生活中采用钢质防火门来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现有的单开钢质防火门一般包括门扇和门框,该门框和门扇均采用钢质材料制作,门扇内填充有对人体无毒无害的防火芯材,门扇的一侧通过合页与门框铰接在一起,门扇的另一侧装设有防火防盗锁,门扇的前侧面和后侧面上分别安装有防火把手;此种结构的单开门钢质防火门,通过门扇内填充的防火芯材可有效地阻止火焰的蔓延,起到防火的作用,并利用门扇上的防盗锁可起到保障家中财产安全的作用。然而,现有的单开门钢质防火门,当室内发生火灾时,火焰、浓烟极易从门扇与门框的搭接面透过,防火效果较差,无法完全阻止火焰的蔓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火效果好的新型单开钢质防火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新型单开钢质防火门,包括门框和门扇,该门扇内设有防火芯材,该门扇的一侧通过合页与门框铰接在一起,该门扇的另一侧装设有防盗锁,该门扇的前侧面和后侧面上分别安装有把手;上述门扇的后侧面与上述门框相应侧面的搭接处设置有防火密封条,且上述门框的相应侧面上凹设有供上述防火密封条安装的安装凹槽。
上述门扇的前侧面与上述门框相应侧面的搭接处设置有防火密封条。
上述防火芯材为珍珠岩防火板。
上述门扇的一侧内设有加强骨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单开钢质防火门,由于门扇的后侧面与门框相应侧面的搭接处设置有防火密封条,通过此防火密封条使门扇的密封性较好,可有效防止火焰、浓烟从门扇与门框的搭接面透过,防火效果较佳,同时,门框的相应侧面凹设有供防火密封条安装的安装凹槽,通过此安装凹槽使防火密封条不易脱落;由于在门扇的前侧面与门框相应侧面的搭接处增设有防火密封条,这样可进一步地提高门扇的密封性;又由于门扇的一侧内设有加强骨架,通过此加强骨架可提高了门扇的整体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
门框 1 安装凹槽 11
安装凹槽 12 门扇 2
防火明合页 3 防火防盗锁 4
防火拉手 51 防火拉手 52
防火密封条 6 防火密封条 7
加强骨架 8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单开钢质防火门,如图1、2所示,包括门框1和门扇2,门扇2的右侧通过防火明合页3与门框1铰接在一起,门扇2的右侧设有防火防盗锁4,门扇2的前部和后部分别安装有防火拉手51、52,门扇2内填充防火芯材(图中未示出),此防火芯材为珍珠岩防火板。
在门扇2位于门扇2后部的左右侧边与门框1相应侧面的搭接处设置有防火密封条6,门框1对应于两防火密封条6的部位处分别凹设有供防火密封条6嵌入安装的安装凹槽11、12,两防火密封条6分别相应嵌装在安装凹槽11、12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单开钢质防火门,当室内发生火灾时,两防火密封条6受热发生膨胀,使门扇2后部的左右侧边与门框1相应侧面之间的间隙被防火密封条6填满,从而使门扇的整体密封性较好,可有效防止火焰、浓烟从门扇与门框的搭接面透过,防火效果较佳,同时,门框1的相应侧面凹设有供防火密封条6安装的安装凹槽11、12,通过此安装凹槽11、12使防火密封条6不易脱落。
本实用新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门扇2的密封性,还可在门扇2的前部的左侧与门框1的相应侧面的搭接处嵌装有防火密封条7。
本实用新型中,门扇2的左侧内设有加强骨架8,通过此加强骨架8可提高门扇2的整体强度。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辉盛防火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辉盛防火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414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