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磁轭探伤用LED紫外线灯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41891.9 | 申请日: | 2011-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10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董双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双来 |
主分类号: | F21S9/04 | 分类号: | F21S9/04;F21V23/00;F21V9/00;F21V29/00;G01N27/84;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文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100 | 代理人: | 彭冬英 |
地址: | 710054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探伤 led 紫外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粉探伤领域电磁轭荧光磁粉探伤用LED紫外线灯。
背景技术
磁粉探伤是工业无损检测中的一个重要检测手段,是利用磁现象来检测材料和工件中缺陷的方法,电磁轭就是用固定式电磁轭两磁极夹住工件进行整体磁化,或用便携式电磁轭两磁极接触工件表面进行局部磁化,若物体表面或表面附近有缺陷(裂纹、折叠、夹杂物等)存在,由于它们对磁力线通过的阻力很大,磁力线在这些缺陷附近会产生漏磁。当将导磁性良好的磁粉(通常为磁性氧化铁粉)施加在物体上时,缺陷附近的漏磁场就会吸住磁粉,堆集形成可见的磁粉迹痕,在辅助光源的的照射下而把缺陷显示出来。目前电磁轭探伤所使用的磁粉为250粒的黑磁粉,光源为白光光源,由于磁粉粒度较大,检测精度较低,白光观察时对磁痕对比度也较低,在高速铁路及航空航天等检测要求灵敏度较高的场合已无法满足检测精度的要求。磁粉探伤中紫外线照射湿法荧光磁粉技术是较为广泛使用的探伤技术,荧光磁粉探伤是在紫外光的照射下,能发出波长为320-400nm峰值在365nm紫外光,此波段的光为人眼接受的最敏感的鲜明的黄绿色荧光,可以与工件表面颜色形成很高的对比度。由于湿法荧光磁粉的粒度多为320目以上,检测的灵敏度比干法黑磁粉高很多,可见度及与工件表面的对比度都远大于非荧光磁粉,容易观察,能提高检测速度,使用范围也较广。传统的紫外线灯是一种特制的气体放电灯和灯管的结构,体积庞大,且供电电源为220V,功率多为40-200W,由于电磁轭探伤器为便携式,体积较小,磁化供电为安全电压36V,传统的紫外线灯受体积和功率的限制无法直接安装和使用到便携式电磁轭探伤器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传统紫外线灯无法直接安装和使用到便携式电磁轭探伤器和现有紫外线灯的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适合于电磁轭探伤器使用的电磁轭探伤用LED紫外线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电磁轭探伤用LED紫外线灯,包括电源线圈固定架(2)、万向连接杆(3)、电源线圈(5)、恒流源LED驱动器(6)、灯体(9)和紫外线LED灯(13),电源线圈(5)缠绕在电源线圈固定架(2)上,电源线圈固定架(2)套在电磁轭的铁芯上固定,电源线圈固定架(2)通过万向连接杆(3)连接灯体(9),灯体(9)内设有恒流源LED驱动器(6)和紫外线LED灯(13),电源线圈(5)输出端连接恒流源LED驱动器(6),恒流源LED驱动器(6)输出的恒流电流连接紫外线LED灯(13)。
紫外线LED灯(13)通过灯前盖(10)压紧固定在灯体(9)中央散热器上,紫外线LED灯(13)铝基座和灯体(9)散热器之间设有导热硅胶,灯体(9)端设有聚光罩(11),聚光罩(11)前端设有滤光片(12)。
本实用新型在探伤过程中LED灯所需的电源取自电磁轭的感应电压,无需专门配备电源。LED灯整体为可拆卸,方便使用过程中检修和更换,紫外光LED灯只有在打开电磁轭工作开关后才会点亮,节能环保。传统的紫外线灯的结构庞大,且供电电源为220V,功率多为40-200W,本实用新型紫外线LED灯为集成封装的3W紫外线LED灯,工作电流为700mA,供电电压为3.6-4.2V,中心波长为365nm,直径仅为6mm体积更小,输出功率仅为3w功耗更低,并且可以的很方便的安装使用在电磁轭探伤器上,使传统的电磁轭探伤可以使用更为先进荧光磁粉探伤技术。本实用新型LED紫外线灯在使用中用黑光照度计实测工件表面的紫外光照度大于1500uW/cm2,完全满足荧光探伤紫外光照度≥800uW/cm2标准的要求。紫外光LED灯比传统的荧光灯使用寿命更长,平均使用寿命30000小时。由于紫外光LED灯采用低压3.6-4.2V供电,故障率更低。本实用新型LED紫外线灯可以使用在高速铁路及航空航天等检测要求灵敏度较高的场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组成结构及工作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双来,未经董双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418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遥控开关的柴油机发电机组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葛根素的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