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光板及背光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41930.5 | 申请日: | 2011-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51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张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F21V8/00;G02F1/13357;C03C17/09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5181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光板 背光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光板及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通常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随着液晶显示装置越来越轻薄,背光模组也被要求薄形化。图1所示为现有的背光模组的截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1、光源2、反射片4、扩散片6、棱镜片7、背板8及其它部件(图未示出)。导光板1包括底面以及设置于底面上的网点5,反射片4制作材质为PET及PC基材,放置于导光板1的底部,将自导光板1底面漏出的光反射回导光板1中,防止光源外漏,以增加光的使用效率。当组装背光模组时,需先将导光板1、反射片4、扩散片6和棱镜片7叠放在一起,然后置入背板8中,在组装过程中往往容易造成元件损坏,且工序繁杂,影响产品良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导光板和背光模组,提高了背光模组的组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导光板,包括底面和反射层,所述底面设置多个网点,所述网点的密度随着与光源的距离增加而增加,所述反射层为形成于所述底面的溅射膜。
优选地,所述溅射膜形成于所述网点的表面。
优选地,所述溅射膜为银、铝、铜或铬。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及光源,所述导光板包括入光面、底面和反射层,所述光源设置于入光面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为形成于底面的溅射膜。
优选地,所述溅射膜形成于所述网点的表面。
优选地,所述溅射膜为银、铝、铜或铬。
优选地,所述溅射膜的密度随着与光源的距离增加而增加。
优选地,还包括背板,该背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条凹槽,所述导光板卡持于两条凹槽中,并通过活动螺钉或活动圆柱固定于背板上。
优选地,所述背板为中空结构。
优选地,所述背板由两条L形金属板焊接而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光板和背光模组,将反射材料溅射于导光板的网点或底面,形成反射层,因此背光模组可以去除反射片,降低了了背光模组的厚度,使得背光模组的各元件在组装时可以从背板的侧面推入,降低了背光模组组装的繁杂度,提高了产品良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的背光模组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一实施例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第二实施例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的背板的侧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的背板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的组装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的中空结构的背板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2,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的局部截面示意图。该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11、光源12、光源罩13、扩散片16、棱镜片17和背板18。光源罩13收容光源12,并邻近导光板11侧面设置,用于将光源12发出的光线反射至导光板11。扩散片16及棱镜片17依次设置在导光板11上。扩散片16包括颗粒状物体,可以将导光板11射出至扩散片16的光线进行扩散,使光线能够向棱镜片17及液晶面板(图未示出)下面方向传播,直 到拓宽视角,隐蔽形成在导光板11上的Pattern的作用。棱镜片17将扩散片16扩散的光在一定角度内聚合,提高液晶面板亮度。
在该背光模组中,采用冷阴极荧光管、发光二极管或电致发光作为光源12。导光板11可使用透明导光材料如有机玻璃、聚苯乙烯、玻璃等通过切割裁切或模组射出制作而成。
导光板11具有一入光面111、一底面112和一出光面113。入光面111为一侧面,光源12相对于入光面111设置,底面112及出光面113为一组相对平行平面,且分别与入光面111相邻。底面112表面设置有多个矩形突起或圆形凹槽的多个网点15,该网点15为经由压印、印刷或激光切割而成,网点15间隔设置在底面及出光面表面,其分布密度可随着与光源12的距离的增加而增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419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光伏组件用圆角码
- 下一篇:新型霍尔离子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