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非匀速间歇传动齿轮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43296.9 | 申请日: | 2011-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86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俞高红;陈志威;赵匀;孙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29/00 | 分类号: | F16H2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怀禹 |
地址: | 31001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匀速 间歇 传动 齿轮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机械,尤其是涉及一种非匀速间歇传动齿轮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的还没有由两个齿轮啮合传动实现非匀速间歇传动的齿轮机构。目前有的一种是通过四个齿轮实现的非匀速运动间歇传动的齿轮机构。该机构由不完全圆齿轮和圆齿轮实现匀速间歇运动,非圆齿轮之间啮合实现非匀速传动,然后把这两种传动进行叠加就实现了间歇非匀速传动。该机构结构复杂,齿轮多。目前还有其他的一些非匀速间歇传动,是基于电子设备和传感器实现非匀速间歇传动的,不太适合野外恶劣的工作环境,所以开发一种新型的非匀速间歇齿轮传动机构,就可以实现非匀速间歇传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非匀速间歇传动齿轮机构,该机构只有两个齿轮,结构相对简单,振动也小,就可以实现非匀速间歇传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包括不完全非圆齿轮、从动齿轮,凸锁止弧和凹锁止弧;凸锁止弧与不完全非圆齿轮同轴固接,凹锁止弧与从动齿轮同轴固接;不完全非圆齿轮的节曲线是由与之共轭的从动齿轮及不完全非圆齿轮有齿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β大小共同确定,不完全非圆齿轮有齿部分的节曲线长度与从动齿轮的节曲线周长相等。
所述的从动齿轮为椭圆齿轮,偏心齿轮,变性椭圆齿轮、巴斯噶蜗线齿轮,或者凸封闭节曲线的普通非圆齿轮。
所述的不完全非圆齿轮有齿部分与从动齿轮啮合实现该机构的非匀速传动;凸锁止弧与凹锁止弧配合时实现该机构的间歇运动。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当不完全非圆齿轮作为输入构件时,即当不完全非圆齿轮匀速转动时,与之啮合的从动齿轮作非匀速运动,当不完全非圆齿轮转到无齿部分时,两个齿轮脱离啮合,此时凸锁止弧和凹锁止弧相配合,锁止从动齿轮,即从动齿轮不转动,而此时不完全非圆齿轮继续匀速转动,当不完全非圆齿轮再次与从动齿轮啮合时,凸锁止弧和凹锁止弧脱离,从动齿轮又实现非匀速转动,使从动齿轮实现非匀速间歇传动。此机构工作效率较高,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振动小,制造成本低。该套机构是旋转式齿轮传动结构,可以达到比较高的速度,本机构运用于一般的间歇非匀速机构,如蔬菜和水稻,油菜等穴盘苗取苗机构可以实现很好的取苗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机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机构三维造型正面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三维造型绕X轴转过45°视角示意图。
图4是图2的三维造型绕X轴转过135°视角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传动比变化示意图。
图中:1.不完全非圆齿轮,2.凸锁止弧,3.凹锁止弧,4.从动齿轮, 不完全非圆齿轮转速,从动齿轮转速,β不完全非圆有齿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L中心距,I.非匀速传动阶段,II.间歇阶段,III.行星架转过的第一周周期,IV.行星架转过的第二周周期,i传动比,不完全非圆半径,从动轮半径,不完全非圆转过的角度,从动轮转过的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不完全非圆齿轮1、从动齿轮4,凸锁止弧2和凹锁止弧3;凸锁止弧2与不完全非圆齿轮1同轴固接,凹锁止弧3与从动齿轮4同轴固接;不完全非圆齿轮1的节曲线是由与之共轭的从动齿轮4及不完全非圆齿轮1有齿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β大小共同确定,不完全非圆齿轮1有齿部分的节曲线长度与从动齿轮4的节曲线周长相等。
所述的从动齿轮4为椭圆齿轮,偏心齿轮,变性椭圆齿轮、巴斯噶蜗线齿轮,或者凸封闭节曲线的普通非圆齿轮。
所述的不完全非圆齿轮1有齿部分与从动齿轮4啮合实现该机构的非匀速传动;凸锁止弧2与凹锁止弧3配合时实现该机构的间歇运动。
如图4所示,该图是该机构的传动比示意图,I区间是该机构非匀速运动阶段,即变传动比阶段,II区间是该机构定传动比阶段,此时,非圆齿轮4不运动,不完全非圆1继续匀速运动。III区间是该机构转一周的传动比图,即第一周期的传动比i示意图,IV区间是该机构第二周期的传动比i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三维造型绕X轴转过45°视角示意图。
图4是图2的三维造型绕X轴转过225°视角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432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定位支架
- 下一篇:单缸风冷气缸盖的冷却风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