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割圈绒机织针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43792.4 | 申请日: | 2011-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472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曲世刚;于海;苗华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鹏元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35/02 | 分类号: | D04B35/02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于涛 |
地址: | 264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割圈绒 机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推针顺利、走线准确、能提高织物质量的割圈绒机织针。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割圈绒机是纬编园机的一种,专为生产毛绒类针织物,割圈绒机所用的织针头部呈钩状,由针头体和针背组成,针头体外弧和内弧呈近似半圆形,针头体和针背由圆形或近似圆形的钢筋制成,所以针头体的横截面为圆形或近似圆形,当编织带有浮线的织物,浮线接近针头体外弧的前端附近时,由于浮线与针头体的接触面大,浮线不易被推到针背而被针头体顶出,造成织物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推针顺利、走线准确、能提高织物质量的割圈绒机织针。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如下措施达到。
一种割圈绒机织针,包括针头体和针背,针头体外弧前端的两侧分别设有弧形凹面,弧形凹面与针头体圆滑过渡,以使浮线与针头体前端(顶出端)的接触面积小,有利于浮线顺利滑过针头体至针背处,防止了浮线被被针头体顶出,造成织物缺陷。
本实用新型在编织浮线过程中,由于浮线与针头体前端(顶出端)的接触面积小,有利于浮线顺利滑过针头体至针背处,有效提高浮线织物的品质,具有推针顺利、走线准确、工作效率高、织物品质好等优点,特别适用于编织带有浮线织物的割圈绒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果所示,一种割圈绒机织针,包括针头体1和针背2,针头体1外弧前端的两侧分别设有弧形凹面,弧形凹面与针头体1圆滑过渡,以使浮线3与针头体1前端(顶出端)的接触面积小,有利于浮线3顺利滑过针头体1至针背2处,防止了浮线3被被针头1体顶出,造成织物缺陷,本实用新型在编织浮线过程中,由于浮线与针头体前端(顶出端)的接触面积小,有利于浮线顺利滑过针头体至针背处,有效提高浮线织物的品质,具有推针顺利、走线准确、工作效率高、织物品质好等优点,特别适用于编织带有浮线织物的割圈绒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鹏元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威海鹏元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437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用于缝纫机的三层卷边器
- 下一篇:罗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