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压矩形铁芯电抗器骨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44321.5 | 申请日: | 2011-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87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国勇 |
主分类号: | H01F27/30 | 分类号: | H01F27/30;H01F27/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69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压 矩形 电抗 骨架 装置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压矩形铁芯电抗器骨架技术。
背景技术:近年来,低压电抗器在市场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在实际应用中,尤其是矩形铁芯电抗器地应用最为普遍。以往这些矩形铁芯电抗器的骨架存在如下缺点:(1)结构简单,只能用于绕制线圈;(2)骨架与铁芯配合时中心对正不准确;(3)骨架外壁没有风道撑条,这导致绕组散热能力差,温升高;(4)骨架没有绕组出线固定部件,容易造成绕组松散脱落;(5)整体装配时铁芯夹紧需要制作夹件来完成,其加工时间长,占用工时;(6)轭铁的拉紧需要制作拉紧螺杆来完成,其套扣麻烦,拧紧时容易造成四边不平衡。7要求把山字形铁芯码铁规定片宽的硅钢片叠制成要求厚度。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高于现有技术参数、技术性能稳定、生产制造快捷准确的低压矩形铁芯电抗器骨架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含风道撑条、出线卡槽、骨架轭铁夹板、骨架内壁空间、电抗器绕组、电抗器轭铁、骨架上下端板,其特征在于:骨架外壁设有风道撑条,电抗器绕组直接绕在风道撑条上,骨架上下端板内侧设有出线卡槽,电抗器绕组的出线卡入骨架出线卡槽内,骨架内壁空间内设有电抗器柱铁,电抗器轭铁由骨架轭铁夹板夹紧。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电抗器铁芯既方便码制,又方便固定;2、电抗器铁芯装配方便,省时省工,提高效率;3、电抗器轭铁拉紧方便,省去拉紧辅件;4、电抗器线圈绕线方便,且有出线固定卡槽,提高了电抗器线包的牢靠稳定性;5、由于电抗器风道撑条的存在,提高了绕组的散热性能,降低了温升;6、用本种骨架所装配的电抗器,既节省了各辅件的加工时间和费用,又提高了生产效率与效益。
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骨架结构原理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骨架结构原理俯视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骨架结构原理侧视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骨架与绕组,铁芯装配后整体结构原理主视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骨架与绕组,铁芯装配后整体结构原理侧视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字形铁心结构原理主视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山字形铁心结构原理主视示意图;图8为用本实用新型骨架与绕组,铁芯装配后整体结构原理俯视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它包含风道撑条1、出线卡槽2、骨架轭铁夹板3、骨架内壁空间4、电抗器绕组5、电抗器轭铁6、骨架上下端板7,其特征在于:骨架外壁8设有风道撑条1,电抗器绕组5直接绕在风道撑条1上,骨架上下端板7内侧设有出线卡槽2,电抗器绕组5的出线卡入骨架出线卡槽2内,骨架内壁空间4内设有电抗器柱铁9,电抗器轭铁6由骨架轭铁夹板3夹紧。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上述的矩形铁芯电抗器骨架用铁芯采用片状硅钢片叠制而成的|字形铁芯,如图6所示,根据设计要求把规定片宽的硅钢片叠制成要求厚度。省去了山字形铁芯的码铁繁锁工艺,如图7所示。该种骨架内壁空间4装入铁芯的柱铁9后,铁芯的柱铁9的位置被固定了,且由于电抗器绕组5与柱铁9之间有同等高度的风道撑条支撑1,这就准确的保证了铁芯的柱铁9的中心与绕组5的中心准确对正,不会偏离,使得整个绕组5与柱铁9之间的散热距离从四个方向上都相等。该骨架上下靠螺栓10通过紧固轭铁夹板3把电抗器轭铁6夹紧,同时也使得电抗器轭铁6在竖直方向上被轭铁夹板3牢牢的拉紧,取代了拉紧螺杆的作用。该种骨架整体可垂直放置于水平装配平台上,轭铁6亦可平整的放置于水平装配平台上,这就使整台电抗器在装配过程中从各个方向都可以准确无偏差的安装。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还在于:1、电抗器铁芯既方便码制,又方便固定;
传统式电抗器铁芯都是叠片制成E型铁芯,此种骨架用铁芯叠制成条形,从码铁时间上来讲,经验数据表明后者是前者的1/3。2、电抗器铁芯装配方便,省时省工,提高效率;传统式E型铁芯在整体装配时需要整体人工较正其对正位置,靠肉眼较正误差较大;而种用本种骨架进行装配时,铁芯被直接装进骨架内壁空间,位置被直接限定准确,两者装配铁芯的时间相比较,后者比前者节省了1/3的时间。3、电抗器轭铁拉紧方便,省去拉紧辅件;传统式电抗器上下轭铁横向紧固靠轭铁夹件来完成,纵向拉紧向靠拉筋辅件与轭铁的夹件配合来完成,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用四根拉筋配合四块轭铁夹件来完成,这种方法的缺点就是四根拉筋在拧紧时的力度不一样会导致电抗器的本体扭曲,且拧紧时耗费工时;利用本骨架本身带的上下轭铁夹板对轭铁进行横向紧固与纵向拉紧,省去了传统的拉筋和夹件,省时省工,两者相比较,装配时间上又节省了2/3的时间。4、电抗器线圈绕线方便,且有出线固定卡槽,提高了电抗器线包的牢靠稳定性;传统电抗器线圈绕制完毕后都是用绝缘带把进出线端子勒紧,然后出线端子不再与骨架固定,这种方法会导致电抗器在长时间工作时会由于线圈的不牢固而产生机械松动,且产生燥声,会改变电抗器本身的电参数;本种骨架设有进出线端子卡槽,这个卡槽把出线端子牢固的卡入其中,这使得电抗器线包的牢靠稳定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5、由于电抗器风道撑条的存在,提高了绕组的散热性能,降低了温升;传统电抗器线圈都是绕制在绝缘筒的外径上,这导致绝缘筒外壁与线圈的内壁紧密接触,不利于线圈散热;本骨架在外壁侧设有风道撑条,使线圈直接绕在风道撑条上,这种结构增大了线圈内壁的散热空间,从整体温升测试结果上分析,后者的温升比前者的温降低了10℃。原90-95℃现为80-8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国勇,未经李国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443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型摩天轮式立体车库
- 下一篇:用于锥体封头的可调节式工装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