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限止滚柱的轴承环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44395.9 | 申请日: | 2011-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807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刘耀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伟台精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58 | 分类号: | F16C33/58;F16C19/2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丁纪铁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限止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限止滚柱的轴承环。
背景技术
习知的滚柱轴承10,如图1所示,通常是由一内环11及一外环12之间夹持多个滚柱13所构成,而其通常是于该内环11上开设多个容孔111供该些滚柱13容置,该些容孔111对于该些滚柱13没有限止的作用,因此必须藉由外环12套组于该内环11外限止滚柱13的脱出,甚至,除了内环11与外环12之外,还会使用一种滚柱13的保持器,藉由将滚柱13先定位于该保持器后再与该内环11及外环12组装,由此可知,为了定位滚柱13势必需要内环11与外环12的配合,或甚至再配合保持器使用,且组装时还更需要特殊的治具才能进行组装,同时,由于组装时滚柱13没有受到限止,因此还会有滚柱13容易脱落、组装不易的问题,有鉴于此,本创作人潜心构思并更深入研究,终于创作出一种可限止滚柱的轴承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限止滚柱的轴承环,其主要目的是藉由轴承环体本身的材料形变而用以限止滚柱,降低生产成本并提升使用便利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限止滚柱的轴承环,由一轴承环体上的限止容孔容置多个滚柱,其中,该轴承环体为具有相对的一内环面及一外环面的环形结构,该轴承环体上间隔设置多个限止容孔,该限止容孔于该内环面具有一限止容口,该限止容孔于该外环面具有一装置容口,该装置容口具有一装置容口径,该限止容口具有一限止容口径,该装置容口径大于该限止容口径,而该各滚柱具有一滚柱直径,该滚柱直径小于该装置容口径而大于该限止容口径,该滚柱容置于该限止容孔内,并受该限止容口限止,而该各装置容口的两侧周又分别一体成形一限止部,该限止部朝该限止容孔内凸伸,并使该二限止部之间形成一限止通孔,该限止通孔具有一限止通孔径,该限止通孔径小于该滚柱的滚柱直径,且该轴承环体由该外环面接临该各限止部分别形成一凹陷部。
本实用新型藉由轴承环体一体成形的限止部限止滚柱脱出,可降低生产及材料成本,且轴承环体本身定位滚柱后再配合其他机构使用时,就不会产生滚柱脱出的情形,提升使用的方便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习知使用外环配合内环限止滚柱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限止滚柱的轴承环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可限止滚柱的轴承环的剖视图;
图3b为图3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
10——滚柱轴承 11——内环
111——容孔 12——外环
13——滚柱 20——轴承环体
21——内环面 22——外环面
23——限止容孔 231——限止容口
232——装置容口 24——限止部
241——限止通孔 25——凹陷部
30——滚柱 D1——装置容口径
D2——限止容口径 D3——滚柱直径
D4——限止通孔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可限止滚柱的轴承环的较佳实施例如图2、图3a、图3b所示,其是由一轴承环体20限止多个滚柱30所构成,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伟台精密有限公司,未经伟台精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443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