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振动送料盘的筛选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44881.0 | 申请日: | 2011-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840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曹俊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产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27/02 | 分类号: | B65G27/02;B65G27/34;B65G47/256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黄威;孙丽梅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振动 送料盘 筛选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振动送料机,尤其涉及一种能提高筛选工作效率的振动送料盘的筛选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的圆盘型振动送料机是在底座与送料圆盘之间设置多组振动机构(如:压电素子)及弹片,使各振动机构振动时,能驱动送料圆盘作趋近于往复旋转的运动。
而送料圆盘的结构通常呈中央部份略微隆起往四周方向低斜延伸,再往四周向上斜向延伸的形态,即送料圆盘的横断面略呈W字形的形状,并且在接近整个送料圆盘的最低处开始沿着送料圆盘的内壁凹设螺旋形上升的送料轨道,使得零件在该送料圆盘的振动下,沿着送料轨道被输送前进。
请参阅中国台湾公告第M279623号振动送料机的元件翻转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以及中国台湾第M325319号振动送料机的输送结构的实用新型专利。由前述两项实用新型专利的图示中均可发现,这一类用于筛选电子零件的振动送料机,在送料圆盘中通常仅设置单一的螺旋形送料轨道,并且该送料轨道的长度会延伸达到、甚至超过两圈以上,如此才方便在足够长度的送料轨道中分段安排设置多个零件筛选结构,从而有效地筛选零件。
然而,待筛选的物件(电子零件)是一个接着一个连续沿着单一的送料轨道前进,并在输送前进的过程中被分段进行筛选,以致于最后经过筛选而由送料轨道送出的物件(电子零件)被间隔地输送。这样的物件筛选效率在讲求高效率的今日来说明显是不足的,因此需要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振动送料盘的筛选结构,其沿着送料圆盘的周缘设置两个以上的分列路径与导引路径,并分别设置转向槽与排料口用以分别筛选物件,并使各路径筛选后的物件汇集合一,再统一输出,从而达到提高筛选工作效率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振动送料盘的筛选结构,其沿着振动送料盘的周缘形成一送料路径用以输送物件,在该送料路径中设置筛选结构用以筛选物件,该筛选结构至少由一分流段、一筛选段与一输出段所组成;该分流段设有两个以上的分列路径;该筛选段对应该分流段的各分列路径分别设有一导引路径,各导引路径的一端分别与各分列路径相接,且在相对远离分列路径的部份设置至少一转向槽;该输出段位于该筛选段远离振动送料盘中心的部份以衔接各转向槽所输出的物件,该输出段延伸超过该筛选段,且该输出段间隔设有数个排料口,用以排出姿态不良的物件。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筛选结构中所具有的多列分列路径可以将物件区分为多列并同时输送前进,因此可提高输送的效率,而各导引路径分别设有可分别转换物件的排列方向的转向槽,当物件被转向后再分别汇入输送路径中,并分别由各排料口分别进行筛选,最后汇集合一而送出,从而达到提高筛选工作效率的目的。
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申请专利范围及附图,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A-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及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振动送料盘 1 螺旋纹槽 11
送料路径 12 筛选结构 2
分流段 3 分列路径 31、32、33
筛选段 4 导引路径 41、42、43
转向槽 44、45、46、47 输出段 5
输送路径 50 排料口 51、52、53、54、55
下层送料道 56 排料道 571、572
侧墙 58 导槽 59
直线式振动送料机 6 物件 P
接脚 P1、P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参考图1至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2为图1中A-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产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产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448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