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Mono-TFT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45567.4 | 申请日: | 2011-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003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邱伟;李锋;谢雄才;何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G02F1/1335;G02F1/139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5166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mono tft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新型Mono-TFT(有源驱动向列型液晶显示镜)。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显示器领域最广泛被使用的显示器为液晶显示器或液晶显示镜。液晶显示技术按照驱动方式可分为有源驱动和无源驱动;液晶显示器或液晶显示镜根据面板的透光状态也可以分为NB(Normally black,常黑)模式或NW(Normally white,常白)模式。
针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液晶显示器或液晶显示镜的要求,尤其是对车载显示器的高要求下,一般传统的无源驱动向列型液晶显示镜STN(Super Twisted Nematic,超扭曲向列)产品,由于其在高低温情况下执行高路数驱动时,容易出现高温残影、低温串扰和低温响应速度慢的缺陷,致使整体显示效果不佳不能满足当前高端车载显示的要求。因此,当前的高端车载显示器一般采用NB模式的Mono-TFT(有源驱动向列型液晶显示镜)产品。
但是,由于NB模式的Mono-TFT采用的是IPS(In Plane Switching,平面转换),或者MVA(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多象限垂直配向)技术进行制造,导致制作成本提高;并且,基于上述IPS或MVA技术所制作出的NB模式的Mono-TFT存在高温残影、闪烁、低温结晶等问题,致使整体显示性能不佳无法满足高端车载显示产品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Mono-TFT,以弥补现有IPS,MVA-TFT技术容易出现高温残影、STN技术容易出现低温串扰等缺陷而导致其整体显示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有源驱动向列型液晶显示镜Mono-TFT,包括:依次连接的上偏光板、上玻璃、液晶盒、下玻璃和下偏光板;
所述上玻璃与下玻璃上分别设置有配向膜,所述配向膜之间的角度相差90度;
所述上玻璃与下玻璃之间设置的所述液晶盒内填装有正性Np高折射率液晶。
优选地,包括:
所述已填装正性Np高折射率液晶的液晶盒厚度,与所述液晶分子的双折射率各向异性的乘积值大于入射光波长的一半。
优选地,包括:
设置于最外侧的所述上偏光板与所述下偏光板的吸收轴平行设置。
优选地,包括:
所述液晶盒的厚度范围为:4.0~12.0微米。
优选地,包括:
位于所述液晶盒内的所述高折射率液晶的液晶分子的双折射率的取值范围为:0.09~0.15。
优选地,包括:
位于所述液晶盒内的所述高折射率液晶的相位延迟量的范围为:360纳米~1800纳米。
优选地,包括:
位于所述上玻璃与下玻璃之间的厚度为4.0~12.0微米的液晶盒;
位于所述液晶盒内,相位延迟量为360~1800纳米、液晶分子的双折射率为0.09~0.15的高折射率液晶。
优选地,还包括:
所述Mono-TFT配合设置于所述Mono-TFT后方的背光板,所述背光板为红色、橙色、琥珀色、白色、绿色或蓝色。
优选地,所述Mono-TFT设置于汽车上,进行车载显示。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Mono-TFT。通过在TN(Twisted Nematic扭曲向列)模式的Mono-TFT (有源驱动向列型液晶显示镜)的液晶盒基础上灌注高折射率LC(Liquid Crystal,液晶),并通过配合使用的偏光片,实现高对比度、宽视角、快速响应的负像显示,最终通过该新型的Mono-TFT获取较优的液晶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新型的Mono-TFT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不同颜色光透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Mono-TFT,随高折射率LC的相位延迟量的变化的理论模拟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455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