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轮毂内腔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46045.6 | 申请日: | 2011-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42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叶鲲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德纳车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27/00 | 分类号: | B60B27/00 |
代理公司: | 襄阳中天信诚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8 | 代理人: | 帅玲 |
地址: | 441057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轮毂 防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说是车桥轮毂内腔的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车桥轮毂是汽车上的重要零部件,为了实现轻量化,轮毂空腔体积较大。目前,车桥轮毂大都采用在轮毂内腔填满润滑脂的方式润滑,但现有的满毂润滑方式存在以下缺陷:一是用脂量增加,造成浪费;二是影响轮毂散热;三是行车过程中,轮毂内腔的杂质进入油脂里,有时渗漏到轮毂轴承上,影响润滑效果,出现事故。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轮毂润滑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轮毂内腔防护装置,将轮毂内腔隔开,避免杂质影响轴承润滑,并且减少油脂使用量,实现轻量化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轮毂中心轴管两端分别装有内轴承及外轴承,防护装置装在轮毂止口上,防护装置装在内轴承与外轴承之间,防护装置为圆环形结构,两端呈阶梯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便于安装;
2、不影响轴承的装配与润滑;
3、节省油脂,有效降低综合成本;
4、可避免内腔杂质进入润滑脂,提高油脂清洁度及润滑效果,减少事故发生率。
附图说明
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所示,轮毂2中心轴管5的两端分别装有内轴承1及外轴承4,防护装置3装在轮毂2止口上,位于内轴承1与外轴承4之间。防护装置3为圆环形结构,两端呈阶梯状,靠近内轴承1端的外径较大,靠近外轴承4端的外径较小。
实现过程为:
1、根据轮毂2止口内径尺寸,制作合适的防护装置3;
2、用专用设备将防护装置3安装到轮毂2止口上,并且与两轴承保持一定距离,避免发生干涉现象;
3、防护装置3的两端外径与轮毂2的止口之间分别采用过盈配合,往轮毂2上安装时,小端先定位,然后大端再安装到位。
4、防护装置3安装到位后,再装配两轴承外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德纳车桥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德纳车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460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