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PCB沉铜线上下板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46319.1 | 申请日: | 2011-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46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谢永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兴达线路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8/38 | 分类号: | C23C18/3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黄为 |
地址: | 518105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松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cb 铜线 上下 辅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沉铜辅助装置,具体涉及一种PCB沉铜线上下板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沉铜是制作PCB生产工序中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沉铜的目的和作用,是在已经钻孔的不导电的孔壁和板面基材上,用化学的方法沉积上一层薄薄的化学铜,以作为后面电镀铜的基底。
目前大多数PCB生产商在沉铜线沉铜工序上、下板操作时,沉铜线磨板机磨出来的板由专人插架,然后采用人工纯手动抬板,由三到四人将板抬至沉铜线的控制位置,因生产现场多的设备,空地相对来说比较拥挤,人员在搬运过程中容易与其他设备相碰撞,出现板面的刮花、划痕等问题,严重的会导致产品直接报废,整个沉铜安装线比较重,这样的人工搬运工作效率较低,并且长期进行繁重的搬运工作增加了员工的劳动强度,会严重影响员工的工作状态,从而影响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CB沉铜线上下板辅助装置,避免了因人工搬运所造成的产品刮花、划痕等品质问题,且大大减少员工的劳动强度,提高沉铜线的工作效率。
为实现本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PCB沉铜线上下板辅助装置,包括主支撑架,所述主支撑架包括相对称的左支架和右支架,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通过一横杆连接,所述辅助装置还包括气缸、控制箱和开关,所述气缸包括相对称的左气缸和右气缸,所述左气缸设于所述左支架,所述右气缸设于所述右支架,所述气缸通过气管与所述控制箱连接,所述控制箱设于所述右支架,所述开关与所述控制箱连接,所述开关设于所述右支架。
优选地作为进一步技术改进,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左支架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和第三横杆,所述第一横杆为可调节横杆。
优选地作为进一步技术改进,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左气缸设于所述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之间。
优选地作为进一步技术改进,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横杆中间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中间设有一“V”槽。
优选地作为进一步技术改进,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控制箱设有一进气管。
本实用新型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优点: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利用气缸控制支撑架,可自动伸缩高度,避免了因人力操作而造成的产品刮花、划痕等品质问题,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体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照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PCB沉铜线上下板辅助装置,包括主支撑架1,主支撑架1包括相对称的左支架11和右支架12,左支架11和右支架12通过一横杆13连接,辅助装置还包括气缸2、控制箱3和开关4,气缸2包括相对称的左气缸21和右气缸22,左气缸21设于左支架11,右气缸22设于右支架12,气缸2通过气管5与控制箱3连接,控制箱3设于右支架12,开关4与控制箱3连接,开关4设于右支架12,控制箱3设有一进气管31。
左支架11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横杆111、第二横杆112和第三横杆113,为了更好的达到节省人力的效果,本实施例中,第一横杆111为可调节横杆,在左气缸21的作用下,第一横杆111向上运动,将需要沉铜的生产板抬到生产沉铜飞把。
根据生产要求选择合适的气缸2,左气缸21设于第一横杆111和第二横杆112之间,左气缸21的缸体固定在第二横杆112,活塞与第一横杆111连接,气缸2的作用是将压缩空气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驱动机构作直线往复运动,利用气缸2的工作原理从而达到上下驱动,从而节约劳动力。
为了确保更好的生产品质,本实施例中,第一横杆111中间设有凸起1112,凸起1112中间设有一“V”槽11121,飞把放置到“V”槽11121,从而起到固定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待操作员将夹有需要沉铜板材的飞把置于“V”槽11121后,按下开关4,控制箱3得道指令,操作气缸2,气缸2进行上下反复运动,将第一横杆111向上推,放置到沉铜线的挂钩上,进行沉铜工艺。
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兴达线路板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兴达线路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463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8-00 通过液态化合物分解抑或覆层形成化合物溶液分解、且覆层中不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化学镀覆
C23C18-02 .热分解法
C23C18-14 .辐射分解法,例如光分解、粒子辐射
C23C18-16 .还原法或置换法,例如无电流镀
C23C18-54 .接触镀,即无电流化学镀
C23C18-18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