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卧螺离心机密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46373.6 | 申请日: | 2011-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05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薛伟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绿水分离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4B7/00 | 分类号: | B04B7/00;F16J15/16 |
代理公司: | 杭州金源通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6 | 代理人: | 周涌贺 |
地址: | 32390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机 密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装置,尤其是一种卧螺离心机密闭装置。
背景技术
离心机是一种利用离心力分离液体与固体颗粒或液体与液体的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机械。在石油化工、化学工业等有严格防爆要求场合使用的卧螺离心机密闭性能要求较高,而目用于该领域加工的卧螺离心机密封性能较低,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急需出现一种密封性能较好的离心机密闭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密闭效果好且便于维护使用的卧螺离心机密闭装置,满足生产需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卧螺离心机密闭装置,包括密封座、机罩、转子,密封座外开有环槽,该环槽内设有O形垫圈,O形垫圈与机罩密封接触设置,转子两端与密封座之间设浮环密封。这样,环槽与O形垫圈配合作用能增强密封座与机罩的密闭性能,浮环密封属于流阻型非接触式动密封,是依靠密封间隙内的流体阻力效应而达到阻漏目的,对机器的运行状态并不敏感,有稳定密封性能。由于存在间隙,避免了固体摩擦,适用于高速情况,当密封气体通入时,浮环密封在静压的作用下会浮起;转子转动后,浮环密封在密封气体静压、动压的复合作用下自动保持在转子转动的轴线上,即可封堵液体,也可封堵气体。
进一步,浮环密封包括前浮动环、后浮动环,前浮动环、后浮动环上均设有与密封座密封接触设置的环状凸台,前浮动环、后浮动环之间设有支撑弹簧。多层浮动环和环状凸台的设置能进一步提高离心机的密封性能,而且比机械密封零件要少,便于维护、检修。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合理,通过O形垫圈和浮环密封的设置,提高了卧螺离心机的密封性能,使其能适用于石油化工、化学工业等有严格防爆要求场合。本实用新型密封可靠,维护简单,检修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密封座1,机罩2,转子3,环槽4,O形垫圈5,浮环密封6,前浮动环7,后浮动环8,环状凸台9,支撑弹簧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本实施例中的这种卧螺离心机密闭装置,包括密封座1、机罩2、转子3,密封座1外开有环槽4,该环槽4内设有O形垫圈5,O形垫圈5与机罩2密封接触设置,转子3两端与密封座1之间设浮环密封6。浮环密封6包括前浮动环7、后浮动环8,前浮动环7、后浮动环8上均设有与密封座1密封接触设置的环状凸台9,前浮动环7、后浮动环8之间设有支撑弹簧10。
本实用新型中的环槽4与O形垫圈5配合作用能增强密封座1与机罩的密闭性能,转子3与密封座1两端采用气体动静压浮环密封6。浮环密封6不随转子1转动,并与转子1有一严格的间隙,当密封气体通入时,浮环密封6在静压的作用下会浮起;转子3转动后,浮环密封6在密封气体静压、动压的复合作用下自动保持在转子3转动的轴线上。本实用新型可以广泛地应用于石油化工、化学工业等有严格防爆要求的场合。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绿水分离设备有限公司,未经绿水分离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463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