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梯层门门头板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46482.8 | 申请日: | 2011-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65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吴尽;佴秀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通用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3/30 | 分类号: | B66B13/3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2500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门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层门防脱装置,尤其涉及具有应急导向防脱功能的电梯层门门头板。
背景技术
电梯层门应急导向装置在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中对电梯层站门有所规定“由于磨损、锈蚀或火灾原因可能造成导向装置失效时,应设有应急导向装置使层门保持在原有位置上”。而目前,大部分电梯制造厂商的层门导向采用两个门挂板滚轮与折板来实现的,两个门挂板滚轮大都采用铸铁和塑料作为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磨损和锈蚀可能导致门挂板滚轮轮缘失效(缩径、尺寸变小),一旦层门受外力挤压,可能出现脱轨,进而导致层门掉入井道,容易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在滚轮出现异常缩径,容易出“轨”的情况时,能避免层门掉落的电梯层门门头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门头板上设有一对门挂板滚轮;所述门头板板面上在一对门挂板滚轮之间设有至少一个钩头朝下的凸钩;所述钩头的下缘高度低于所述门挂板滚轮的下缘高度;钩头内缘与所述门头板的距离大于所述门挂板滚轮外侧面至门头板的距离。
所述凸钩是在门头板上冲裁出的片状凸钩。
所述凸钩为一尾部带螺纹的折弯杆;所述门头板上设有直立的长条形槽;所述折弯杆尾部穿过所述长条形槽,在长条形槽的背面采用螺母紧固连接所述折弯杆尾部的螺纹。
本实用新型在门头板板面上设有凸钩,其结构简单,在正常运行时不介入工作(不与门头内侧固定设置的折板上的冲压出导轨槽有任何接触)。在长期运行后,如果出现门挂板滚轮轮缘或滚轮本身失效(如缩径)时,如果出现层门受外力挤压的情况,伸入导轨槽的凸钩和层门底部的应急导向装置会共同起到阻挡作用,即把电梯层门挂在折板上的导轨槽内,避免电梯层(厅)门向井道内倒落。本实用新型的凸钩在电梯正常运行时不介入工作,一旦出现滚轮失效,则会起到应急防脱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B-B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C-C的剖视图,
图中1是门头板,11是片状凸钩,110是冲裁后的空隙,12是折弯杆,120是长条形槽, 121是螺母,2是门挂板滚轮,3是电梯层门,4是折板,41是导轨,42是导轨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1-5所示:所述门头板1上设有一对门挂板滚轮2;所述门头板1板面上在一对门挂板滚轮2之间设有至少一个钩头朝下的凸钩;所述钩头的下缘高度低于所述门挂板滚轮2的下缘高度;钩头内缘与所述门头板1的距离大于所述门挂板滚轮2外侧面至门头板1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3,所述凸钩是在门头板1上冲裁出的片状凸钩11。由于大多数门头板1采用板材加工成型,这样就可以在板材加工时,直接冲裁出片状凸钩11,图3中显示出冲裁后在门头板1本体上留下的冲裁后空隙110;冲裁后向前凸出的部分成为了片状凸钩11;它伸入了导轨槽41内,不与门头内侧固定设置的折板上的冲压出导轨槽有任何接触,在电梯正常运行时不介入工作,一旦出现滚轮失效,则会起到应急防脱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如图4~5所示,与第一种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凸钩为一尾部带螺纹的折弯杆12;所述门头板1上设有直立的长条形槽120;所述折弯杆12尾部穿过所述长条形槽120,在长条形槽120的背面采用螺母121紧固连接所述折弯杆12尾部的螺纹。折弯杆12头部伸出导轨槽41内,不与门头内侧固定设置的折板上的冲压出导轨槽有任何接触,在电梯正常运行时不介入工作,一旦出现滚轮失效,则会起到应急防脱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滚轮2失效(缩径时),如果电梯层门3收到外力推挤,滚轮2会从导轨41中脱落,但由于本实用新型伸入导轨槽42内的凸钩的作用,使得电梯层门3不致向井道内倒落。保证了生命财产的安全,又易于操作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通用电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通用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464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噪音、灰尘耐磨地板
- 下一篇:气动压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