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绕线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46924.9 | 申请日: | 2011-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62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周华国;廖建勇;刘再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合力士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4 | 分类号: | H02K1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绕线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自动绕线机,尤其是适用于手机振动马达的全自动绕线机。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自动绕线机一般常见适用于电子玩具线圈、电子钟表线圈、电子礼品线圈、电子锁感应线圈、手机震动马达线圈、动物耳标感应线圈、耳机和喇叭用的各种音圈。手机振动马达的全自动绕线机,通常规格范围在马达专起外径中φ2.5mm--中φ3.5mm,马达转子轴径为中0.7mm,马达转子绕线为中φ0.02-中φ0.04mm。传统马达转子换极依靠拔叉直接向上插入转子槽内旋转换极,当转子小时,拔叉插不正,会插坏转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面所述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拔叉自动换极方式全自动绕线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自动绕线机,包括由内轴、外轴、拔叉、转子以及转子放置杆组成,所述拔叉与外轴连接,转子放置杆置于内轴一端,所述转子放在内轴上固定。所述转子置于内轴上转子放置杆上固定。所述转子设有与拔叉相适配的槽。所述外轴作用于拔叉,带动拔叉向上插入转子槽内,通过改善传统转子换极方式,保证了产品不良率降低,生产效率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拔叉换极时,外轴通过外力向上运动,带动拔叉向上插入转子槽内,在内轴的导向下,能精准定位达到精准换极效果,通过改善传统转子换极方式,保证了产品不良率降低,填补了国内生产手机振动马达转子绕线的全自动化空白,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换极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换极后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转子、2.拔叉、3.外轴、4.转子放置杆、5.内轴。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图2,提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绕线机的一实施例,包括由内轴5、外轴3、拔叉2、转子1以及转子放置杆4组成,所述拔叉2与外轴3连接,转子放置杆4置于内轴5一端,所述转子1放在内轴5上固定。当拔叉2换极时,外轴3通过外力向上运动,带动拔叉2向上插入转子1槽内,在内轴的导向下,精准定位。所述转子1置于内轴5上转子放置杆上固定。所述转子1设有与拔叉2相适配的槽。所述外轴3作用于拔叉2,带动拔叉2向上插入转子1槽内,通过结构上的改正,加上内轴5作为导向结构,拔叉2能精准插入转子1槽内定位且旋转,达到精准换极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合力士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合力士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469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 下一篇:发光二极管光源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