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进行铁水氮气喷吹脱硫时捕集含尘烟气的捕集罩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47081.4 | 申请日: | 2011-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087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周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华宇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064 | 分类号: | C21C7/064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谢敏 |
地址: | 614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进行 铁水 氮气 脱硫 时捕集含 尘烟 捕集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领域,具体是用于进行铁水氮气喷吹脱硫时捕集含尘烟气的捕集罩。
背景技术
铁水脱硫技术是钢铁冶金企业优化工艺流程的主要部分,已经成为提高钢质、扩大品种和改善转炉炼钢操作的重要手段。通过铁水脱硫将铁水中的硫含量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可以缩短转炉冶炼时间,提供转炉工作效率,降低炼钢成本。
铁水脱硫工位大多采用顶部插入喷粉技术,将铁水罐车牵引到脱硫工位后,脱硫喷枪伸入铁水罐内喷吹脱硫剂,此时大量白色含尘烟气会随着铁水飞溅而从铁水罐口外溢,这易造成脱硫工位岗位环境的粉尘浓度严重超标,同时也会造成炼钢厂整个车间的环境造成影响,因此必须对铁水脱硫喷吹时产生的烟气进行捕集除尘处理。
传统的烟气捕集罩大多为矩形捕集罩,因铁水罐内的铁水温度在1340℃左右,在铁水热辐射的作用下,捕集罩易变形,从而容易影响烟气的捕集效果或干扰工位操作,故必须对捕集罩内壁进行保温隔热处理。通常人们在捕集罩内衬耐火材料来对捕集罩内壁进行保温隔热处理,然而,在炼钢生产过程中,铁水罐在脱硫喷吹时铁水会产生大量喷溅,铁水残渣会附着到捕集罩的耐火材料上,对捕集罩上附着的铁水残渣清理困难,时间长后捕集罩内壁附着的铁水残渣越来越多,耐火材料则会因铁水残渣的重力作用而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便于对附着在捕集罩内壁的铁渣进行清理的用于进行铁水氮气喷吹脱硫时捕集含尘烟气的捕集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用于进行铁水氮气喷吹脱硫时捕集含尘烟气的捕集罩,包括圆形水冷管和盖板,所述圆形水冷管的上下两端均开口,所述盖板设置在圆形水冷管上端且封闭圆形水冷管的上端开口,所述圆形水冷管的侧壁设有烟气排出口,所述盖板设有喷枪插入口,所述烟气排出口和喷枪插入口均与圆形水冷管内部接通;所述圆形水冷管的侧壁由沿竖直方向循环密排设置的通水管构成。
所述通水管包括多个弯头和多个沿竖直方向设置的钢管,多个钢管通过弯头首尾顺次连接形成圆形水冷管的侧壁,且多个钢管内部通过弯头的连接完全连通。本实用新型相邻两根钢管的侧壁之间形成无缝连接,从而避免烟气通过缝隙泄漏;本实用新型的弯头接通两邻的两根钢管,从而把构成通水管的所有钢管接通。
所述通水管连接有接通通水管内部的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本实用新型在实际应用时,水流从进水管道流入通水管,并从出水管道流出。
所述喷枪插入口设置在盖板的中央部位。如此,在喷枪插入时,喷枪不易与圆形水冷管的侧壁发生触碰。
所述烟气排出口的数量为1~4个。烟气排出口的数量根据实际施工环境和施工的需求进行相应的设定,从而确保本实用新型的排气量。
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设计时,考虑到通水管内壁会对水流产生阻力,可将构成圆形水冷管侧壁的通水管设置为多组,一般为3至6组,每组通水管均连接有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而通水管的分组数量是根据通水管的管径和供水水压决定。
在实际应用时,本实用新型悬挂在铁水罐的上方,悬挂支撑点利用脱硫平台的钢梁进行设置定位,烟气排出口与除尘管道接通,圆形水冷管的下端开口与铁水罐罐口尽量接近,圆形水冷管的直径按烟气从铁水罐口扩散角度计算取值,并保证圆形水冷管截面的烟气捕集流速大于烟气的抬升和扩散速度,脱硫喷枪通过喷枪插入口伸入铁水罐内喷吹脱硫剂。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圆形水冷管的侧壁由通水管构成,在进行铁水脱硫时,通水管内流通水流,喷溅在圆形水冷管上的铁渣因通水管内水流的作用而加快冷却,从而使铁渣不易嵌入圆形水冷管的侧壁,便于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圆形水冷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1、圆形水冷管,2、盖板,3、烟气排出口,4、喷枪插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华宇环保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华宇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470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氢罩式炉废气管
- 下一篇:新型高炉探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