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燃机车柴油机V型烟囱排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47759.9 | 申请日: | 2011-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43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徐忠东;吴杰;黄国育;龚菊芳;肖曦涛;郑宇;常公平;刘卫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铁路联创技术发展中心 |
主分类号: | B61C5/04 | 分类号: | B61C5/04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颜勇 |
地址: | 410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车 柴油机 烟囱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囱排烟装置,特别是一种内燃机车柴油机V型烟囱排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大部分内燃机车柴油机废气排气口为垂直排气,随着电气化铁路的普及运营及国内机车的运用需要,内燃机车仍大量的在电气化铁路上运行,而内燃机车柴油机废气的此种直排方式对于线路高压接触网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2009年4月23日,上海铁路局徐州机务段配属DF11型0347号机车由于柴油机前增压器涡轮盘与转子轴焊接处脱焊断裂,轴承座及油封破损,机油从排气管处喷出,产生的大量机油油雾在接触网与机车车顶间构成导电回路,造成接触网接地烧损;2009年6月9日,广铁集团公司株洲机务段配属DF4B-9156机车因柴油机第13缸活塞钢顶疲劳裂纹掉块、穿孔,碎块打坏缸头,滑油与燃油混合后喷入总管燃烧,由于柴油机起机转速突升,未完全燃烧的燃油、机油产生大量碳化颗粒形成浓烟从烟囱排气口瞬间喷出冲向接触网,加上当时雨水天气,浓度较高的烟雾与雨水混合形成导电体,导致接触网对机车顶部拉弧放电灼损,变电所跳闸。
连续2起烧网事故说明目前内燃机车的废气垂直排烟方式已不适应现代电气化铁路的运输要求,有必要对其排气方式进行改造,以避开烟气对高压接触 网的直接冲击,防止因增压器等故障引起的烧网事故,保证铁路的安全运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避开高温废气对接触网的直接烘烤、冲击,同时也能有效防止增压器喷油等故障造成的烧网事故的内燃机车柴油机V型烟囱排烟装置。
一种内燃机车柴油机V型烟囱排烟装置,包括与机车车顶烟筒法兰连接的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上的排烟导筒,所述底板的中部设有排烟口,所述排烟导筒设有一个进口和两个出口,所述排烟导筒底部的进口与所述排烟口连通,所述排烟导筒的出口设置在排烟导筒的左右两侧。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排烟导筒顶部为横截面为“V”型的V型顶板,所述排烟导筒顶部设有排水孔。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排烟口上设有覆盖整个排烟口的防护网。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排烟导筒的出口上安装有可转动的百叶窗。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百叶窗为自复式不锈钢雨板百叶窗。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底板通过石墨增强复合密封垫片与所述机车车顶烟筒法兰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将垂直排气改为两侧斜侧向排气,使废气气流从垂向改为双侧向,避开了高温废气对接触网的直接烘烤、冲击,同时也能有效防止增压器喷油等故障造成的烧网事故,采用自复式不锈钢雨板百叶窗,柴油机停机状态下百叶窗与排气口密贴效果好,有效防止雨水进入增压器。底板与机车连接采用石墨增强复合密封垫片,有效解决原石棉垫惯性破损问题,进一步解决了原装置漏气、漏水的惯性故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附图1至3中,1、底板,2、V型顶板,3、排烟导筒,4、排水孔,5、百叶窗,6、防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3所示,包括与机车车顶烟筒法兰连接的底板1和设置在底板1上的排烟导筒3,所述底板1的中部设有排烟口,所述排烟导筒3设有一个进口和两个出口,所述排烟导筒3底部的进口与所述排烟口连通,所述排烟导筒3的出口设置在排烟导筒3的左右两侧。所述排烟导筒3的顶板为横截面为“V”型的V型顶板2,所述排烟导筒3顶部设有排水孔4。所述排烟口上设有覆盖整个排烟口的防护网6。所述排烟导筒3的出口上安装有可转动的自复式不锈钢雨板百叶窗5。所述底板1通过石墨增强复合密封垫片与所述机车机身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铁路联创技术发展中心,未经湖南铁路联创技术发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477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