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型活化煤斗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48485.5 | 申请日: | 2011-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44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袁明;高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蓝波洁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66 | 分类号: | B65D88/66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崔雪花 |
地址: | 030006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型 活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复合型活化煤斗,属于原煤斗疏通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几年煤矿、电厂等一些物料输送过程中,由于物料的粘度加大,再遇上雨季,物料粘结、结拱的问题相当严重。现有的疏通装置有:空气炮或炸药:因空气炮固定在原煤仓上,工作时仅靠一股气流的冲力去破拱,对于已结死的原煤力度太小,故疏通可靠性差,且空气炮的装置含有复杂的配套辅助设施,且需人为操作,故自动化程度低;使用炸药时,可能将原煤仓炸坏。螺旋振动器/刮板式输送器:该疏通设备需安装在原料仓内部,占用料仓的空间更容易结拱,起不到疏通的作用,该设备停止工作时反而影响物料的流动。
专利号为200820076516的实用新型专利提拱的一种破拱装置,包括激振壳体和激振器,激振壳体通过柔性吊杆和悬挂弹簧吊挂在原料仓的下部,激振器通过传振弹簧固定连接在激振壳体上,带动激振壳体一起振动。在原料仓中设置有垂直链排和横向链排,且横向链排与垂直链排的交叉点铰接在一起。
该装置的缺点是:该设备的激振壳体结构不合理,不符合物料流动原理,且收口较大,振动起来会使物料越振越实,更容易结拱。该设备也没有采用亚共振技术来活化物料,形式单一,振动较大带动其它设备也随着振动,噪音较高,会给其他设备带来相关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拱一种安装简单方便、疏通能力强、工作效率高、程序化控制的复合型活化煤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复合型活化煤斗,包括:悬吊组件、活化斗体和活化电机,活化斗体通过悬吊组件安装在原煤斗的下部,活化斗体顶部通过第一软连接与原煤斗柔性连接,活化斗体下部通过第二软连接与出料口柔性连接,所述的活化电机通过传振机座安装在活化斗体的侧面,活化斗体外轮廓的纵截面为双曲线,活化斗体的横截面为椭圆;
所述的活化电机或为振动电机,或为满足闭环变频调节控制的其它偏心块振动体。
所述的复合型活化煤斗的悬吊组件主要由吊杆、吊耳和缓冲组件组成,至少五个吊耳均布在活化斗体的上部,每个吊耳均与一个吊杆的一端连接,吊杆的另一端通过一个缓冲组件与原煤斗上的支架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活化斗体外轮廓的纵截面为双曲线,倾角大于78°,活化斗体的横截面为椭圆,这样就使得活化斗体中煤的受力非常复杂,在由上而下的运动过程中,各个方向的力都在变化,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无利于结拱,有利于煤的下落。
2、本实用新型中,活化电机通过传振机座安装在活化斗体的侧面,活化电机对斗壁的周期性高频振动,避免了煤的粘壁且有效地克服了煤的内摩擦力和聚集力,使得壁不粘煤,煤不结拱,保持了活化斗体的畅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复合型活化煤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原煤斗,2为悬吊组件,3为活化斗体,4为活化电机,5为出料口,6为第一软连接,7为第二软连接,8为吊杆,9为吊耳,10为缓冲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复合型活化煤斗,包括:悬吊组件2、活化斗体3和活化电机4,活化斗体3通过悬吊组件2安装在原煤斗1的下部,活化斗体3顶部通过第一软连接6与原煤斗1柔性连接,活化斗体3下部通过第二软连接7与出料口5柔性连接,所述的活化电机4通过传振机座安装在活化斗体3的侧面,活化斗体3外轮廓的纵截面为双曲线,活化斗体3的横截面为椭圆;
所述的活化电机4或为振动电机,或为满足闭环变频调节控制的其它偏心块振动体。
所述的复合型活化煤斗的悬吊组件2主要由吊杆8、吊耳9和缓冲组件10组成,至少五个吊耳9均布在活化斗体的上部,每个吊耳9均与一个吊杆8的一端连接,吊杆8的另一端通过一个缓冲组件10与原煤斗1上的支架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的悬吊组件2可用支撑装置代替,可根据重量及弹性量适当调节其高度,来满足各种应用场合。
本实用新型中的活化斗体3外轮廓的纵截面为双曲线,倾角大于78°,活化斗体3的横截面为椭圆,这样就使得活化斗体3中煤的受力非常复杂,在由上而下的运动过程中,各个方向的力都在变化,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也就不易结拱,从而有利于煤的下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蓝波洁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山西蓝波洁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484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热油循环回路液位保持装置
- 下一篇:下锥底储油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