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离子电池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49384.X | 申请日: | 2011-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10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郭兵;何安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格瑞普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H01M10/50;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2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 电池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动工具、电动玩具、模型飞机、电动车的快速发展,传统的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等动力能源已经由于重量重、不环保的问题而不能适应这些设备对动力能源的要求。
锂离子电池是目前广泛推广的绿色可循环利用的能源,对于上述的电动工具、电动玩具、模型飞机、电动车应用而言,这些设备具有瞬时以及连续大电流工作要求,有的甚至要求30C、35C放电,随着科技的发展,将来还会要求更高的放电倍率。
由多个单体电池串联或者并联构成高倍率锂离子电池组由于具有容量大、重量轻、体积小、无记忆效应、自放电小、循环寿命长等特点,其正逐步取代传统的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等动力能源而广泛应用于上述的电动工具、电动玩具、模型飞机、电动车等领域。
目前封装的锂离子电池组的结构主要如图1所示,由图可见,目前的锂离子电池组主要包括壳体101、封装在壳体101内的电池组本体102以及电池组本体102的正极极耳1031、负极极耳1032、以及设置在壳体101上的两用于输出电源的输出金属管1041、1042,两输出金属管1041、1042的横截面呈圆环形,金属管壁厚度为0.5毫米。
在电池组本体102引出极耳的端部上固定有转接板(PCB板),在该转接板上设置有复数个独立的金属箔片。在进行组装时,通过锡焊将正极极耳1031焊接在转接板的第一金属箔片的一端部,将第一输出金属管1041锡焊与其下端第一金属箔片的另一端部锡焊焊接。同理,通过锡焊将正极极耳1031焊接在转接板的第二金属箔片的一端部,将第二输出金属管1042锡焊与其下端的第二金属箔片的另一端部锡焊焊接。
电池组本体102内的电流通从极耳流出,通过其端部焊接的转接板上的金属箔片而提供给输出金属管1041、1042。在应用时,用户将用电设备的电源输入端子的正负极分别插入至本锂离子电池组壳体101上的两输出金属管1041、1042的通孔即可实现电源输出供电。
本发明人在进行本实用新型的研究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的锂离子电池组结构存在以下的缺陷:
1、现有技术的电池组本体102输出的电流顺次通过极耳1031、1032、输出金属管1041、1042、锡焊转接板上的金属箔片而输出至输出金属管1041、1042,而电源输出。在锡焊生产过程中,员工操作不一致存在假焊或者虚焊的现象,会导致锂离子电池组的内阻急剧增加,放电效率较低,导致锂离子电池组的使用寿命缩短。
2、现有技术中的锂离子电池组的固有内阻较大,导致锂离子电池组的放电效率较低,
3、在使用过程中较长时间大电流放电现有技术中的锂离子电池组的电源输出端子处的发热大,出现壳体101熔化,并且锂离子电池组的内阻持续升高,导致放电利用率降低,不能很好地为用电设备的持续高速运转提供良好的电源输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组,其结构稳定性更高,有利于提高锂离子电池组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组,包括:壳体、电池组本体、第一金属棒、第二金属棒、第一导线以及第二导线,其中,
所述电池组本体上设置有正极极耳、以及负极极耳,
所述电池组本体、所述正极极耳、以及负极极耳均被封装在所述壳体内;
所述第一金属棒以及第二金属棒分别贯穿所述壳体而外露在所述壳体的外表面的第一端部分别设置有:沿本金属棒纵向凹进的孔部,
所述第一金属棒以及第二金属棒的第二端部分别突出于所述壳体内;
所述第一金属棒的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一导线的金属芯部的一端热熔结合,
所述第一导线金属芯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正极极耳热熔结合;
所述第二金属棒的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二导线的金属芯部的一端热熔结合,
所述第二导线金属芯部的另一端与所述负极极极耳热熔结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金属棒、第二金属棒除各自所述孔部外的部分均为实心。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金属棒以及第二金属棒的第二端部的下部分别设有突出部,
各所述突出部分别沿本突出部所在的金属棒的纵向延伸突出;
所述第一导线、第二导线的金属芯部分别热熔结合在所述第一金属棒、第二金属棒的所述突出部上。
可选地,各所述突出部的顶部分别呈平面,
所述第一导线、第二导线的金属芯部分别热熔结合在各所述突出部的顶部平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格瑞普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格瑞普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493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