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液转换增压缸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49414.7 | 申请日: | 2011-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11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赵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扬照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3/00 | 分类号: | F15B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5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换 增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转换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动-液压转换增压缸装置。
背景技术
冲压加工是现代工业广泛采用的一种生产加工方式。二十世纪初期开始使用的机械式冲床和二十世纪中期投入使用的建立在液压技术基础之上的油压机,作为传统的冲压加工设备,在技术性能、加工质量保证和可靠性以及运转经济性方面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工业大规模大批量自动化生产的需求。针对现代工业生产对冲压加工越来越高的要求,新一代冲压技术及冲压加工设备——气液转换增压式冲压技术及其设备应运而生。
气液转换增压缸是一种不用液压泵站而用低压的压缩空气驱动产生高压的液压油的动力转换元器件,其可以广泛应用于轻纺、电子、石化、轨道交通、航天、及航空等需要间断输出高压油的场合。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同类冲压设备中,其不但体积庞大、操作较为不便,且其增压缸只能做到慢出力冲压,不能达到快速冲切,也不能做到长行程出力,因此可能影响工件冲压成型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液转换增压缸,其采用空气为动力源,容易采集无污染,且具有体积小、出力大、及操作简易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液转换增压缸,包括:法 兰盘、安装于法兰盘上的缸体、安装于缸体一侧且与缸体相连通的储油桶、及安装于法兰盘下方的主轴;该缸体包括铝缸管、及设于铝缸管下方的油缸管;进一步地,所述铝缸管上方设有后盖,铝缸管与油缸管之间通过中盖相连通,油缸管下方通过前盖安装于法兰板上,油缸管外侧套设有铝套管;所述储油桶上端设有油桶上座,其下端设有油桶下座,储油桶通过该油桶下座与中盖固定安装;所述后盖、中盖、缸体、前盖、与法兰板之间、及油桶上座、储油桶、与油桶下座之间均分别通过数支拉杆连接安装。
其中,铝缸管内从下往上依次设有加压轴、铝活塞、及后端缓冲轴;所述加压轴上设有内螺纹,铝活塞上设有通孔,背面设有沉孔,该加压轴与铝活塞之间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所述铝缸管内部与中盖接触处设有铝缸管用O型密封圈,铝活塞上设有铝活塞用O型密封圈、铝活塞用油封、及耐磨环,后端缓冲轴外侧设有缓冲用油封,该后端缓冲轴通过一沉头内六角螺丝与铝活塞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油缸管内设有钢活塞,所述主轴上设有外螺纹,钢活塞上设有内螺纹,该主轴与钢活塞之间通过螺纹式固定连接。
所述油缸管内设有油缸管用O型密封圈,主轴外侧设有轴用防压油封、及自润轴承,钢活塞外侧设有钢活塞用O型密封圈、钢活塞用油封、及耐磨环。
所述后盖上设有气孔用塑胶塞头,中盖内设有轴用油封,该中盖外侧还设有一油压压力表。
进一步地,所述储油桶内与油桶上座接触处设有气阻流盘、及气阻流垫块;储油桶内与油桶下座接触处设有储油桶用O型密封圈、油阻流盘、及油阻流垫块。
所述油桶上座内设有注油口盖、注油口盖用O型密封圈、及气孔用塑胶塞头;所述油桶下座内设有泄油口用铜塞头、及联结用O型密封圈。
所述储油桶上设有油位标记,该油位标记包括依次设置于储油桶上的油位上线、及油位下线。
本实用新型气液转换增压缸,其体积小、出力大、密封性较好、且操作简易,再者,其采用压缩空气为动力源,易采集且放出无污染,实现了现代工业上所支持的环保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气液转换增压缸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缸体、法兰盘、及主轴部分一具体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储油桶部分一具体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液转换增压缸,其包括法兰盘1、安装于法兰盘1上的缸体10、安装于缸体10一侧且与缸体10相连通的储油桶20、及安装于法兰盘1下方的主轴30。
其中,该缸体10包括铝缸管12、及设于铝缸管12下方的油缸管14。该铝缸管12为加压低压段,油缸管14为油压高压段,因此,本实用新型特别在油缸管14外侧设置一铝套管140,该铝套管140可以保护 油缸管14并美化整个缸体的美观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扬照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扬照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494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产品防水性能检测喷头
- 下一篇:综合预防回采工作面“一通三防”事故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