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立式软袋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49984.6 | 申请日: | 2011-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63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06 |
发明(设计)人: | 牟春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国镜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1/10 | 分类号: | A61J1/10;A61M5/14 |
代理公司: | 杭州金源通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6 | 代理人: | 周涌贺 |
地址: | 3237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输液用的直立式软袋。
背景技术
玻璃输液瓶是较为传统的输液瓶,是第一代输液容器产品,其生产工艺复杂,存在稳定性差、易产生玻璃屑、第二次污染机率高等缺陷,会对人体健康形成潜在的隐患;而且玻璃瓶体重大,运输成本高,在运输过程中的碰撞易引起隐形裂伤,造成药物污染等,这些缺陷限制了其只能在本地区销售,再加上玻璃瓶在烧制时对环境污染较大及能源消耗量也很大,新型包装材料替代玻璃瓶已势在必行。塑料输液瓶是一种新兴的输液容器产品,目前,这些塑料输液瓶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仍需形成空气回路药液才能滴出,空气中的微粒、细菌仍可通过空气回路进入药液,二次污染的机率仍然较高,对人体健康潜在的危害仍然存在。PVC(聚氯乙烯)输液软袋是目前较新的输液容器,PVC输液软袋在使用过程中可以依靠自身张力压迫药液滴出,无须形成空气回路,大大降低了二次污染的机率。但PVC材料在聚合过程中为改变其性能加入了增塑剂DEHP。研究表明,PVC输液软袋在使用时可能有微量DEHP溶出,DEHP是一种有害物质,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聚烯烃多层共挤膜非PVC膜输液软袋是目前最新研制成功的输液容器,其不含氯化物,稳定性好,对人体无害,用后处理时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是较为环保的输液袋,但这些输液袋使用时无法直立摆放,不便于临床配液等一系列操作。因此急需出现一种便于操作、安全可靠、环保且成本低的直立式软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便于操作、安全可靠、环保且成本低的直立式软袋,满足临床治疗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直立式软袋,包括袋体,袋体顶端设有封盖,袋体为软质聚丙烯透明袋体,袋体底端中部呈弧状内凹面结构。在输液时,软质聚丙烯透明袋体在使用过程中可以依靠自身张力压迫药液滴出,无须形成空气回路,降低了二次污染的几率,而且软质聚丙烯透明袋体无毒、无味,密度小,常见的酸、碱、有机溶剂等对它几乎不起作用,安全可靠,适合包装各种药剂;弧状内凹面结构的设置使软袋在使用时能将袋体直立放置,便于临床配液等一系列的操作。
进一步,袋体壁上设有容量刻度尺。这样便于控制药液装袋量,也便于临床配液、输液等一系列操作。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合理、简单,软质聚丙烯透明袋体无毒、无味,稳定性好,而且输液时无需形成空气回路,减少二次污染几率;弧状内凹面结构的设置使软袋在实际使用中可直立放置,便于包装、配液、输液等操作。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绿色环保而且成本较低,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剖视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袋体1,封盖2,弧状内凹面结构3,容量刻度尺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本实施例中的这种直立式软袋,包括袋体1,袋体1顶端设有封盖2,袋体1为软质聚丙烯透明袋体1,袋体1底端中部呈弧状内凹面结构3,袋体1壁上设有容量刻度尺4。
本实用新型中的袋体1底端中部呈弧状内凹面结构3使袋体1在直立放置时重心更稳,便于使用操作,本实用新型集齐了玻璃输液瓶、塑料输液瓶、PVC输液软袋、聚烯烃多层共挤膜非PVC膜输液软袋等各种容器的优点,消除了其中的缺点,保障了输液的用药安全。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国镜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国镜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499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置卡片扫描仪的电子书
- 下一篇:一种双显示器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