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使用输液进排气平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51217.9 | 申请日: | 2011-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02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岳泉;汤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瀚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曾晓芒 |
地址: | 210014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使用 输液 排气 平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液瓶的进气装置,具体讲是一种人们在输液时,插在输液瓶上的一次性使用输液进排气平衡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上,医护人员经常需要使用输液器对患者进行输液,输液器上一般设有进气管,能使空气进入到输液瓶内保持输液瓶内外的气压一致,从而使医护人员能够顺利地把输液瓶内的药液滴注到患者体内,但是,这种输液方式容易使空气中的病菌通过药液进入到患者体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目前临床上多采用一种输液进排气装置,该装置可以向输液瓶内通入洁净气体并通过进排气装置上的排气针把多余的气体排到空气中来保持输液瓶内外的压力平衡。但是,目前使用的输液进排气装置上的排气针的长度是固定的,通用性比较差,因此使用不同容量大小的输液瓶时就要选择适当长度的针才能够使用,排气针长了,不能对输液瓶输气,排气针短了,药液会从排气针孔流出。另外,当通入臭氧气体的时候,医护人员不能对多余的臭氧气体进行回收降解,从而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但通用性强,适用于不同容量大小的输液瓶的输液进排气,而且还可以对臭氧等气体进行回收降解的一次性使用输液进排气平衡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一次性使用输液进排气平衡装置:包括手柄、空心的第一排气针、排气针座、上盖以及与上盖连接的管状的进气针,上盖连接在手柄的上端,排气针座位于手柄内且连接在上盖的下端,排气针座与上盖之间形成空腔,排气针座下端连接有进气管,进气管与空腔相通,进气针与空腔相通,其中,第一排气针位于手柄内,第一排气针上部穿过排气针座插在进气针内且可在进气针内轴向移动,第一排气针与排气针座之间设有密封垫圈,第一排气针上部设有第一排气孔,第一排气针下端通过第一气管接头与排气硬管连接相通,排气硬管与用于与气体回收装置连接的排气软管连接相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次性使用输液进排气平衡装置,其中,第一气管接头上设有挡块,挡块挡在手柄底面内壁上,第一排气针的尖部在未使用状态下高于进气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次性使用输液进排气平衡装置,其中,排气硬管内设有空心的第二排气针,第二排气针通过其上端设有的第二排气孔与排气硬管相通,第二排气针下端与第二气管接头连接且与排气软管相通。
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次性使用输液进排气平衡装置具有以下优点:第一排气针可在进气针内轴向移动,因此,医护人员可以根据输液瓶的大小来调整第一排气针移动的距离,使第一排气针上的第一排气孔位于输液瓶内的液面以上,从而可以适用于不同容量大小的输液瓶,通用性比较强,另外由于排气硬管与用于与气体回收装置连接的排气软管连接相通,因此可以通过气体回收装置对输液瓶内多余的气体进行回收,防止臭氧等气体对环境造成污染。
第二排气针的设置可以在第一排气针插入到输液瓶内,第一排气针上的第一排气孔移动到输液瓶内的液面以上的过程中,进入到第一排气针内的少量药液会流入到排气硬管内,其液面会低于第二排气针上的第二排气孔,从而使这些药液不能通过第二排气针进入到气体回收装置内,起到了阻碍药液进入到气体回收装置内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次性使用输液进排气平衡装置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次性使用输液进排气平衡装置插在输液瓶上使用时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一次性使用输液进排气平衡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瀚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瀚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512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膏板
- 下一篇:一种采用星型网状直型口管的输液软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