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800KV特高压直流大跨越灌注桩基础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51392.8 | 申请日: | 2011-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479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杨洋;马海云;郭跃明;郑勇;刘强;李元生;张文心;陈冰野;薛春林;贺磊;肖立群;程志;包永忠;赵新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E02D27/42 | 分类号: | E02D27/42;E02D27/1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徐宏;吴彦峰 |
地址: | 61002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800 kv 高压 直流 跨越 灌注 桩基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800KV特高压直流大跨越灌注桩基础结构,属于±800KV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大跨越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大跨越线路的特点,一是荷载大,重要性高;二是由于塔位多数处于江河两岸,基础地质条件一般较差,基础通常采用联合大板基础及常规的多桩承台灌注桩基础。
联合大板基础型式如图1所示,联合大板基础由底板及联梁构成,利用基础混凝土的自重抵抗基础的上拔荷载。联合大板基础型样式简单,施工大量采用人工,施工费用较低,有成熟的设计、施工和运行方面的经验。但混凝土用量大,经济性较差,并且难以适应基础负荷较大的工程,尤其是±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大跨越。
常规的多桩承台灌注桩基础在国内已建500kV及以下线路大跨越工程广泛使用,承台式钻孔灌注桩基础由多桩与承台现浇构成,成孔采用机械完成,对土体扰动较少发挥了原状土的粘聚力及侧向土抗力。机械成孔作业时对土体扰动较少,基础承载力较高。
多桩承台灌注桩基础,竖向承载力较大,对于线路工程而言,基础还具有水平方向的作用力,虽然水平力相对与竖向力要小,但对基础工程量仍然影响较大。
如图2所示,常规的线路工程铁塔的塔腿基础为四个独立的多桩承台灌注桩基础,承台为方形,布置型式规则整齐。当水平力与线路方向垂直或水平时,多桩灌注桩基础的承载力能得到充分利用,但线路工程直线塔水平力方向通常与线路方向有一个夹角,角度在45°左右,因此基础的承载力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当电压等级较低、基础负荷较小时,对工程量造成的影响尚不明显,但对于±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大跨越铁塔,由于其荷载大且基础地基较差的特点,这个影响就更大了。
常规的多桩承台钻孔灌注桩基础型式如图3(常规大跨越基础示意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800kV特高压直流大跨越灌注桩基础结构。±800KV特高压直流大跨越灌注桩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800kV特高压直流大跨越塔塔高为200m,灌注桩基础由四个塔腿基础组成,承台式钻孔灌注桩基础由多桩与承台现浇构成,灌注桩基础的承台旋转45°布置,水平力合力方向基本与线路走向呈45°夹角,还包括承受最大下压力的A桩和承受最大上拔力的B桩,在大跨越塔四个独立基础间增加连梁,通过连梁,使四个基础彼此联系;在每条连梁下设两根支承桩。
技术路线:(1) 根据±800kV特高压直流大跨越的特点,选择适宜的基础类型;
(2) 根据±800kV特高压直流大跨越基础作用力的特点,确定基础的布置型式;(3) 根据±800kV特高压直流大跨越基础作用力的特点,考虑增加连梁以部分消除水平力的影响。
实施方式:根据±800kV特高压直流大跨越的特点,选择适宜的基础类型。±800kV特高压直流大跨越塔多位于江河两岸,属于冲积平原地貌,上部地基土主要为全新统冲积粘性土、粉土,主要呈软塑、可塑、松散~稍密状态,其岩性软弱,孔隙大,结构松散,处于欠固结状态,属高压缩性、低强度的地基土;中部主要为粉土、粉细砂,其力学性质较好,稍密~中密,属中等压缩性,强度中等的地基土;下部为强风化~中风化的泥岩、页岩。
±800kV特高压直流大跨越塔塔高在200m左右,基础则是由四个塔腿基础组成。
根据以上地形、地质条件、各塔位基础作用力等,综合考虑安全、经济、运输等因素,钻孔灌注桩具有施工机械简单,受地质情况影响较小;桩径使用灵活,基础承载力高,桩身具有良好的抗拔及抗压性能;对周围土体无挤压作用,有利于长江大堤的保护等优点,具有成熟的设计、施工、运行经验。
根据±800kV特高压直流大跨越基础作用力的特点,考虑增加连梁以部分消除水平力的影响; 在大跨越塔四个独立基础间增加连梁,通过连梁,使四个基础彼此联系,可以有效的抵消部分水平力,并且可以通过连梁使水平力重新分配,避免单个基础水平力过大的情况,同时有效地提高基础的整体刚度,保持基础的整体性。增设连梁可以有效的防止各个基础间的不均匀沉降,使各个基础受力协调一致,大大增加大跨越铁塔基础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证大跨越线路长期安全运行的要求。同时,考虑到连梁连梁可能产生的变形,在每条连梁下设两根支承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未经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513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换流站水处理装置的控制系统
- 下一篇:液压托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