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机转子盘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51861.6 | 申请日: | 2011-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07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曹永杰;俞学锋;李知洪;余明华;徐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0 | 分类号: | H02K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76 | 代理人: | 刘云贵;韩龙 |
地址: | 44300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转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转子盘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不需拆卸电机外壳,即可实现盘动电机转子的装置。
背景技术
电机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大量采用的一种动力机械和发电设备,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电机逐渐应用在社会生产的各行各业。
由于电机一般充当机械设备的动力装置,所以在机械设备出现故障进行维修时,仍需要电机的适当运转,以满足维修时设备必要的动力需求。但因为设备存在故障,故不能通过电力带动电机转动,以免发生意外。
因此,实际操作时,维修人员通常采用拆开机尾风扇罩,然后手动或通过盘动工具转动风扇,以使驱动电机转子,获得维修时需要的适当动力。但频繁的拆装电机机尾风扇罩不仅增加了设备维修的任务量,也极容易损坏机尾风扇罩上的锁紧螺丝,甚至损坏到机尾的风扇等电机元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转子盘动装置,以方便盘动电机,避免频繁的拆卸电机机尾风扇罩。
本实用新型的电机转子盘动装置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机转子盘动装置,包括螺栓头和扳手,螺栓头固定设置在电机轴尾端的中心位置上,扳手为独立部件,扳手可套扣在螺栓头上。
另外,电机的机尾风扇罩中心处开设有与螺栓头的位置相对应的孔洞,扳手上固定设置有手柄。电机轴尾端上的螺栓头为内六角螺栓头,扳手为内六角扳手。
本实用新型的电机转子盘动装置通过采用螺栓头与扳手的配合结构,有效实现了盘动电机转子的目的,避免了频繁的拆卸风扇罩,大大提高了设备的维修效率和维修成本。且本实用新型的电机转子盘动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市场推广使用,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转子盘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电机转子盘动装置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转子盘动装置主要包括螺栓头1和扳手2。其中,螺栓头1固定设置在电机轴4尾端的中心位置上,固定方式可以采用焊接等常用固定方式等。本实用新型的螺栓头1可以采用现有的普通螺栓头,本实施例中,螺栓头1优选采用内六角螺栓头。
扳手2为独立结构,扳手2端部的形状与螺栓头1的形状相配合,以便于扳手2可以套扣在螺栓头1上。本实施例中,扳手2优选采用内六角扳手。当需要盘动电机时,只需将扳手2卡扣在螺栓头1上,旋转扳手2即可带动电机转动。
为方便扳手2插入电机罩中与螺栓头1相卡扣,还可以在电机的机尾风扇罩中心处开设一个孔洞(图中未示),孔洞的位置与螺栓头1的位置相对应。扳手2可以通过小孔插入到电机罩中,方便地与螺栓头1相卡扣,且由于机尾风扇罩上开有小孔,也使得扳手2旋转起来更加方便。
此外,在扳手2上还可以设置一个手柄3,手柄3通过焊接等方式与扳手2固定在一起。当需要旋转扳手2时,可以直接握持在手柄3上,通过旋转手柄3带动扳手2旋转,使得操作更加方便、省力。
本实用新型的电机转子盘动装置可以直接从风扇罩外插入,将扳手与风机轴上的螺栓头卡扣在一起,转动手柄即可驱动电机转子。避免了目前维修时拆卸风扇罩的操作,大大提高了维修效率,增加了生产效益。
且本实用新型的电机转子盘动装置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操作方便,使用时的限制条件少,易于大范围推广使用,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以上借助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进一步描述,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里具体的描述,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范围的限定,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本说明书后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的各种修改,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518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视电脑一体机显示驱动模块
- 下一篇:一种电机接线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