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料瓶回收处理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52732.9 | 申请日: | 2011-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53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宗刚 |
主分类号: | B29B17/00 | 分类号: | B29B17/00 |
代理公司: | 大连星海专利事务所 21208 | 代理人: | 王树本 |
地址: | 116012 辽宁省大连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瓶 回收 处理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品回收工具领域,尤其是一种塑料瓶回收处理工具。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人们在对饮料瓶进行回收的过程中,由于饮料瓶本身占有一定的体积,因此常需要将饮料瓶逐个踩扁进行收集,这对于我们常用的塑料饮料瓶的回收处理不是很方便。一方面,由于饮料瓶通常为柱形结构,容易滚动,另一方面,由于塑料饮料瓶具有一定的弹性,用力不够可能会出现恢复形变的现象,因此给塑料瓶的回收处理带来了一定的不便,同时也耗费了人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省时省力的塑料瓶回收处理工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塑料瓶回收处理工具,包括把柄和压板,所述压板为弧形压板且与所述把柄固定连接,所述弧形压板上设有钉齿。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钉齿由螺栓部分和齿尖部分组成,所述钉齿的螺栓部分螺纹连接于所述弧形压板的内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钉齿的螺栓部分穿过所述弧形压板,并通过在所述螺栓部分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螺母使所述钉齿固定于所述弧形压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把柄为两端开放的空心杆体,所述空心杆体的下端与所述弧形压板连通;所述空心杆体内设有内杆体,所述内杆体通过弹簧固定于所述空心杆体的内壁;所述弧形压板的下方设有推板,推板与所述内杆体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内杆体的高于所述空心杆体5-20CM。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把柄通过三角形固定架或者在所述把柄的两侧对称焊接直角三角形板,使所述把柄与弧形压板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弧形压板内侧的钉齿按矩阵式排列规则分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弧形压板内侧的钉齿按交错式排列规则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利用弧形压板有效控制了饮料瓶的滚动;利用弧形压板内侧的钉齿便于将塑料瓶体扎穿,以达到将塑料瓶体内空气或剩余液体快速出的目的,从而使人可以用最少的力将塑料瓶压扁,达到省时省力的效果。且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由直角三角形板方式加固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钉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把柄,2-弧形压板,3-钉齿,31-螺栓部分,32-齿尖部分,4-三角形固定架,41-直角三角形板,5-内杆体,6-弹簧,7-推板,8-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图1和图2分别是实施例1的侧视图和立体图,包括把柄1和弧形压板2,弧形压板2通过三角形固定架4(图1或2所示)或者在把柄1的两侧对称焊接直角三角形板41(图3所示),使把柄1与弧形压板2固定连接。弧形压板2上设有钉齿3。为了达到可随时根据需要调节钉齿3长度的效果,钉齿3由螺栓部分31和齿尖部分32组成(如图4所示),钉齿3上端的螺栓部分31螺纹连接于弧形压板2的内侧,这样既方便了钉齿3的更换又可根据需要随时调节钉齿3的长度。其中三角形固定架4和在把柄1两侧对称焊接的直角三角形板41可达到使弧形压板2受力均匀,使其稳固耐用的作用。
有时由于塑料瓶体质量较轻,容易产生被扎后瓶体不易落下的情况,因此本实用新型优选将把柄1设计为两端开放的空心杆体,空心杆体的下端与弧形压板2相互连通;空心杆体内设有内杆体5,内杆体5通过弹簧6固定于空心杆体的内壁;弧形压板2的下方设有推板7,推板7与内杆体5固定连接,其中内杆体5的高于空心杆体5-20CM。当遇到瓶体被扎而不易自动掉落时,通过按压内杆体5从而使位于弧形压板2下方的推板7向下推动被扎瓶体,从而使其掉落,同时弹簧发生形变;而当停止按压内杆体5时,弹簧恢复形变,从而使推板7恢复原位。
为防止钉齿3被地面磨损影响其尖锐程度,使用时通常将钉齿3的齿尖部分32要调节到距离地面一定高度。弧形压板2内侧的钉齿3可按矩阵式排列规则分布,也可按照交错式排列规则排列。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宗刚,未经李宗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527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泡沫板材机的气框底模板升降装置
- 下一篇:石墨薄片加工用真空吸盘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