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脱蜡炉用脱蜡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52787.X | 申请日: | 2011-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96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戴煜;羊建高;谭兴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顶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3/00 | 分类号: | B22F3/00;B22F3/115;C22C1/04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邓建辉 |
地址: | 410118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蜡炉用脱蜡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蜡回收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金属或金属注射成型产品的脱蜡炉用脱蜡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工业用脱蜡炉由炉体、炉胆保温、发热元件、料台、真空系统、脱蜡系统、气路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压力及温度测量装置、水系统等构成。其中脱蜡系统为脱蜡炉的核心组成部分,此系统机构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产品中的在高温下挥发出的蜡的捕集、回收及脱去产品内蜡的多少,进而影响到产品的质量。目前一般脱蜡炉的脱蜡系统采用增长脱蜡管路及采用堵截的办法回收捕集蜡蒸汽,采用的材质为金属管材,该脱蜡管路主要存在捕蜡不完全、捕蜡管道容易堵死和清理捕集的蜡难以清理等问题。轻则影响炉子功能,严重时造成产品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捕蜡效果好,管道清理简单及结构简单的脱蜡炉用脱蜡回收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脱蜡炉用脱蜡回收装置,卧式集脂罐设有进口和出口,所述的卧式集脂罐设有夹套,所述的卧式集脂罐的出口对接有冷凝器,所述的冷凝器对接有竖捕集器,所述的竖捕集器的外壁设有水冷夹层,所述的竖捕集器内部置有冷凝捕集用的鲍尔环。
所述的冷凝器为盘管式冷凝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脱蜡炉用脱蜡回收装置,卧式集脂罐采用圆筒双层夹套结构,在夹套内通有循环用的冷却介质如水、液氮等液体,使得热蒸汽在与卧式集脂罐筒壁接触时把蜡蒸汽热量带走蜡蒸汽变成液体或固体而捕集;冷凝器采用盘管结构的盘管式冷凝器,盘管式冷凝器的盘管内也通有循环的冷却介质,盘管式冷凝器增加了蜡蒸汽与盘管式冷凝器的接触面积,大量捕集蜡蒸汽并降低了未捕集的蜡蒸汽的温度,为竖捕集器充分捕集蜡蒸汽提供了条件;竖捕集器内部放有冷凝捕集用的鲍尔环并且采用水冷夹层结构,水冷夹层通有循环冷却介质降低鲍尔环及蜡蒸汽的温度进而捕集蜡,鲍尔环为多孔结构,在蜡蒸汽经过多孔结构的鲍尔环时,蜡蒸汽被冷却捕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加工方便,结构简单,捕集效果好,清理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是捕蜡效果好,管道清理简单及结构简单的脱蜡炉用脱蜡回收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集脂罐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3是沿图2中A-A线剖示图。
图4是盘管式冷凝器示意图;
图5是竖捕集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2、图3、图4和图5,卧式集脂罐1设有进口4和出口5,卧式集脂罐1设有夹套6,夹套6留有进出水嘴,卧式集脂罐1的出口5对接有盘管式冷凝器2,盘管式冷凝器2对接有竖捕集器3,竖捕集器3的外壁设有水冷夹层7,水冷夹层7留有进出水嘴,竖捕集器3内部置有冷凝捕集用的鲍尔环8。
参见图1、图2、图3、图4和图5,卧式集脂罐1采用夹套6、盘管式冷凝器2采用盘管结构和竖捕集器3内部置有冷凝捕集用鲍尔环8并且采用水冷夹层7,卧式集脂罐1可用普通碳钢或SUS304等系列不锈钢板材制作成罐体,内外夹层焊接在两端法兰上,留有进出水嘴,通冷却介质用;盘管式冷凝器2采用盘管结构,盘管式冷凝器2的盘管可由铜管或不锈钢管盘旋而成;竖捕集器3内部置有冷凝捕集用的鲍尔环8并且采用水冷夹层7,竖捕集器3的筒体可用普通碳钢或SUS304等系列不锈钢板材制作,鲍尔环8做为多孔捕集填料,采用不锈钢材料做成多孔圆状。
参见图1、图2、图3、图4和图5,卧式集脂罐1采用夹套6,在夹套6内通有循环用的冷却介质如水、液氮等液体,使得热蒸汽在与卧式集脂罐1的筒壁接触时把蜡蒸汽热量带走蜡蒸汽变成液体或固体而捕集;冷凝器采用盘管结构的盘管式冷凝器2,盘管式冷凝器2的盘管内也通有循环的冷却介质,盘管式冷凝器2增加了蜡蒸汽与盘管的接触面积,大量捕集蜡蒸汽并降低了未捕集的蜡蒸汽的温度,为竖捕集器3充分捕集蜡蒸汽提供了条件;竖捕集器3内部放有冷凝捕集用的鲍尔环8并且采用水冷夹层7,水冷夹层7通有循环冷却介质降低鲍尔环8及蜡蒸汽的温度进而捕集蜡,鲍尔环8为多孔结构,在蜡蒸汽经过多孔结构的鲍尔环8时,蜡蒸汽被冷却捕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顶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顶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527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设有尾顶尖总成的平床身数控车床
- 下一篇:双吸式叶轮的离心浇注铸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