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弹簧自毁式注射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52963.X | 申请日: | 2011-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67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黄灵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灵扬 |
主分类号: | A61M5/50 | 分类号: | A61M5/5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 |
地址: | 515000 广东省汕头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簧 自毁 注射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次性医用器材,具体是一种使用之后能够自动销毁的注射器。
背景技术
注射器是一种常用的医用器械,其功能将药物注射入人体,与人体的血液和体液直接接触。为避免感染而传播疾病,法律法规都明令禁止注射器重复使用,使用之后必须丢弃销毁。但现实中一些不法之徒为了逐利,利用医疗废品的监管漏洞,买卖已使用过的注射器。世纪绝症艾滋病的其中一大传播途径便是共用和重复使用注射器,这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由此人们设计出一种自毁式注射器,即注射器在完成注射之后能够使注射器丧失注射的功能。该自毁式注射器的具体构造是将传统的推筒设计成中空的推筒,在注射器完成注射任务之后,利用弹簧等构件将注射针在原来的位置上拉入推筒之中,使注射器不能再次进行注射,以此来防止注射器被二次使用。但是,这类现有的弹簧自毁式注射器,由于其设计上各个构件之间的配合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其在操作上经常会出现不能将注射针拉入推筒的现象,使这些注射器使用的可靠性不高,这是现有的弹簧自毁式注射器存在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靠性高、能在注射器完成注射任务之后顺利地将注射针拉入推筒的弹簧自毁式注射器。
一种弹簧自毁式注射器,包括与针座连接的注射筒、与自毁件连接的注射针,连接注射针的自毁件安放于针座上,注射筒之中设有胶塞和中空的推筒,推筒之中设有套接有弹簧的弹簧座以及止位凸块,自毁件下端设有搭钩,弹簧座上端设有能被搭钩钩住的钩槽,其特征是:推筒与弹簧座之间套接有卡筒,卡筒上部被胶塞套接,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的一端顶住卡筒的下部。
所述自毁件下端的搭钩不可被压缩变形,所述弹簧座上端的钩槽设有切口。
所述弹簧座上端的钩槽之中设有斜面平台。
所述的斜面平台的水平夹角角度为20—85度。
所述卡筒上端设有能套紧胶塞的凸沿。
所述卡筒下端设有能顶住压缩状态的弹簧的凸沿。
一种弹簧自毁式注射器,包括与针座连接的注射筒、与自毁件连接的注射针,连接注射针的自毁件安放于针座上,注射筒之中设有胶塞和中空的推筒,推筒之中设有套接有弹簧的弹簧座以及止位凸块,其特征是:弹簧座上端设有搭钩,自毁件下端设有能被搭钩钩住的钩槽,推筒与弹簧座之间套接有卡筒,卡筒上部被胶塞套接,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的一端顶住卡筒的下部。
所述卡筒上端设有能套紧胶塞的凸沿,所述卡筒下端设有能顶住压缩状态的弹簧的凸沿。
所述自毁件下端的钩槽设有切口,所述弹簧座上端的搭钩不可被压缩变形。
所述弹簧座上端的钩槽之中设有斜面平台,所述的斜面平台的水平夹角角度为20—85度。
本实用新型各构件之间的配合合理,能使本实用新型在完成注射任务之后就被顺利地将注射针拉入推筒之中,结构简单巧妙,可靠性高。同时自毁件的下端设计成为钩槽且弹簧座上端设计成为搭钩,同样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开始进行首次注射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弹簧座与带有注射针的自毁件连接在一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胶塞顶住注射筒顶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推筒继续向上运动并使弹簧座越过推筒之中的止位凸块之后弹簧座连同注射针被拉入推筒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卡筒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弹簧座上端的钩槽切口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弹簧座上端的钩槽中设有斜面平台的示意图。
其中图中11.注射针、12.自毁件、13.针座、14.自毁件下端部、15.搭钩、21.注射筒、22.注射筒顶部、301.推筒、302.胶塞、303.空腔、304.弹簧座、305.钩槽、306.弹簧、307.止位凸块、310.胶塞卡环、311.空间、312.胶塞凸环、313.止位凸环、314.卡筒、315.切口、316.斜面平台、317. 套紧胶塞的凸沿、318.顶住压缩状态的弹簧的凸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灵扬,未经黄灵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529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