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托臂梁间隙调整结构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20353427.1 申请日: 2011-09-20
公开(公告)号: CN202242862U 公开(公告)日: 2012-05-30
发明(设计)人: 樊愉;张红松;李朝乐 申请(专利权)人: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60G21/05 分类号: B60G21/05;B60G17/052
代理公司: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代理人: 黄行军
地址: 430056 湖北省***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托臂梁 间隙 调整 结构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间隙调整,特别适用于空气悬架托臂梁的间隙调整。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空气悬架技术的日益成熟,越来越多的重型商用车开始采用空气悬架。目前,市场上的空气悬架系统主要由空气悬架气囊、空气悬架托臂梁以及托臂梁支架组成,其中气悬架气囊的安装与托臂梁支架的安装精度有着很大的关系。由于制造误差和安装误差,左右托臂梁支架安装在车架上后,两者之间的间隙难以保证,这就造成气悬架气囊安装困难,为了保证空气悬架气囊能够轻松安装,一般是采用在托臂梁支架与车架横梁之间安装垫片的方法来调整托臂梁支架与车架横梁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左右托臂梁支架之间的间隙变大或者变小,来保证气悬架气囊的轻松安装,而这种方法存在有以下问题: 

1、调整不易控制。由于每套空气悬架系统的制造误差和安装误差不同,故左右托臂梁支架之间的间隙也不相同,在安装时需要进行多次安装调整才可以达到目的。 

2、增加了整车重量,不利于轻量化。目前空气悬架系统所采用的调整垫片一般为4-8mm厚的钢板,既浪费了材料,又增加了整车重量,不利于整车的轻量化。 

3、加大了车辆开发成本。由于每辆车都需要进行多次调整,提高了劳动强度,增加了人力成本和材料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一 种调整方便、精确并且可以节约材料、降低劳动强度的托臂梁间隙调整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托臂梁间隙调整结构,包括车架纵梁、车架横梁、左托臂梁支架、右托臂梁支架,所述左托臂梁支架和右托臂梁支架均同时与车架纵梁和车架横梁连接。其特征在于:在车架横梁与托臂梁支架之间的间隙部位设有将其连接的调整螺栓和固定螺母,所述车架横梁上设有圆孔,所述托臂梁支架上均设有螺纹孔,所述调整螺栓的螺杆由调整杆和固定杆构成,调整杆的直径大于固定杆的直径,所述调整杆上设有与螺纹孔配合的螺纹,所述固定杆上设有与固定螺母配合的部分螺纹,所述孔的直径大于固定杆的直径且小于调整杆的直径。 

所述车架横梁上的孔为光面圆孔。 

在左托臂梁支架和右托臂梁支架与车架横梁之间的间隙部位各设有一个调整螺栓和固定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该结构后,在空气悬架系统安装过程中,将不再需要使用调整垫片,节约了材料,降低了成本,同时也减少了多次调试的麻烦,降低了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在空气悬架系统中的安装位置; 

图2:本实用新型调整螺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中所示的一种托臂梁间隙调整结构,包括车架纵梁1,车架横梁5,左托臂梁支架4,右托臂梁支架8,左托臂梁支架4和右托臂梁支架8均同时与车架纵梁1和车架横梁5连接,左托臂梁支架4与 右托臂梁支架8之间的距离为s,左托臂梁支架4和右托臂梁支架8与车架横梁5之间的间隙为L,该间隙部位设有将其连接的调整螺栓3和固定螺母2,所述车架横梁5上设有孔6,所述左托臂梁支架4和右托臂梁支架8上均设有螺纹孔7,所述调整螺栓3的螺杆由调整杆31和固定杆32构成,其长度分别为a1和a2,半径分别为r1和r2,且r1大于r2,r1与r2之差为e,所述调整杆31上设有与螺纹孔7配合的螺纹,所述固定杆32上设有与固定螺母2配合的部分螺纹,所述孔6的半径大于r2小于r1。所述车架横梁5上的孔6为光面圆孔。在左托臂梁支架4和右托臂梁支架8与车架横梁5之间的间隙部位各设有一个调整螺栓3和固定螺母2。 

安装调整螺栓3时,螺杆由下至上依次穿过托臂梁支架上面的螺纹孔7和车架横梁5上的孔6,由于调整杆31的直径较大,不能穿过车架横梁5上的孔6,仅固定杆32穿过车架横梁5上的孔6,此时,调整杆31的端面紧靠在车架横梁5上,并通过固定螺母2紧固调整螺栓3。当左托臂梁支架4与右托臂梁支架8之间的距离s不合适时,旋转调整螺栓3,调整杆31的端面紧靠在车架横梁5上,必将使间隙L变大或者变小,从而带动s变大或者变小,从而满足空气悬架的安装要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534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