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力避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53660.X | 申请日: | 2011-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683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孙喜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喜洲 |
主分类号: | B60L11/14 | 分类号: | B60L11/14;B60K2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3400 新疆维吾尔自治***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力避 | ||
一、技术领域
该技术可在汽车或机动车行走时能产生振动的领域内应用。
二、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所使用的避振器只有避振功能,而且还要克服汽车行走时所产生的振动,该振动不被其利用。
三、发明内容
我们将汽车行走时所要克服的振动力,通过活塞和油轮机的形式被吸收且转换成旋转动力,此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将避振器中的活塞上下运动,通过油的传递、单向阀的控制变为油轮机的旋转运动,并将此旋转动力输出给汽车发电或直接输出给汽车传动系统。本实用新型为动力避振器,是一种能将振动力收集并传输的装置,其技术特征为车架1下压着避振器弹簧座2,弹簧座坐着弹簧3,弹簧3坐在避振器体8上,避振器体固定在原车支架总成7上,避振器体内装有活塞柱4和活塞9及活塞油11,活塞柱和活塞为一体且和弹簧座2固接,活塞可在避振器体8的油腔内作上下运动且有一定的行程,避振器体上装有油封6和油封压垫5,油封压垫5内镶有胶套,体下有一开口通过进油管Ⅰ14将高压油打开由阀体15、阀芯16、压簧17、阀座19组成的单向阀,流入油轮机21的上口,油轮机内装有驱动叶轮22,叶轮22上有输出动力的轮轴,油轮机的下口和单向阀Ⅰ24相接,油通过单向阀Ⅰ24后分两路,一路由回油管Ⅰ12回到避振器体上端的活塞上油腔内,另一路由进油管Ⅲ23经单向阀Ⅱ18由回油管Ⅱ13回到避振器体下端的活塞下油腔内,单向阀Ⅱ18遇到活塞下腔压来的油时关闭,遇到上腔来的油时打开,正好与另两个单向阀相反,每个轮上都可装动力避振器,且可用一个油轮机,也可和轮毂动力装置联动,共用轮穀动力油轮机将动力输出。
四、附图说明
动力避振器是指汽车在行走时能将汽车行走产生的振动收集起来,变成动力输出以发电的装置,其结构关系如图所示,图1为避振动力示意图,图2为避振动力复位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避振动力示意图。
当汽车在路面上行走遇到颠簸振动时,车架1压迫其下的避振弹簧座2及座下的弹簧3,座上的活塞柱4与活塞9下行(图1所示方向),由于避振器体8与原车支架总成7用螺栓10连为一体是固定不动的,故下行的活塞压迫活塞油11经进油管Ⅰ14预进入单向阀的阀体15内,活塞油克服阀体内的阀芯16及压簧17的力使其下行后,油从缝隙中进入阀体15内,再从阀芯16上的孔中,经阀座19上的出孔由进油管Ⅱ20进入油轮机21内,油轮机的驱动叶轮22受压后旋转迫使活塞油从出口打开单向阀Ⅰ24经回油管Ⅰ12进入活塞的上腔,使驱动叶轮旋转,驱动叶轮上的轴将动力输出,用以发电或其它。
图2为避振动力复位图,当振动消失,车架通过弹簧恢复原位时,活塞上行且压迫活塞油从回油管Ⅰ12进入进油管Ⅲ23管,打开单向阀Ⅱ18再经回油管Ⅱ13泄入活塞的下腔,形 成一个循环,以便下次作功。单向阀限定了油的流向,油封6保证了油腔内的油不泄漏和污物不入内,油封压垫5确保油封的位置且将污泥之物由压垫内的胶套清理。只要车行走且产生振动,避振动力就可将振动力收集,源源不断的通过油轮机向外输出,该动力可作为轮毂动力的辅助动力与轮毂动力联动,共用一个油轮机向外输出动力。
动力避振器是汽车行走时能将行走产生的振动收集并输出发电的装置,具体方式是将四个或多个车轮上的避振器卸下,装上本专用的动力避振器,然后如附图所示接通单向阀并接通油轮机,四个或多个避振动力可共用一个油轮机,也可和轮毂动力联动,共用轮毂动力装置的油轮机,然后向油轮机、活塞油腔和油管充满油即可,只要有振动油轮机就可旋转并生产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喜洲,未经孙喜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536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