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能源汽车逆变器IGBT功率模块辅助水冷板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54703.6 | 申请日: | 2011-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829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易兴初;周伟波;张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戴广志 |
地址: | 20120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能源 汽车 逆变器 igbt 功率 模块 辅助 水冷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子电气,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逆变器IGBT功率模块辅助水冷板总成。
背景技术
电机控制器是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之一,其作用是控制大功率电机;通常地,逆变器和转换器集成在一起,构成电机控制器整体。大功率IGBT功率模块又是逆变器部分的核心功率器件,使高压电池直流电和电机三相交流电互相转换,其间IGBT模块要承受较大电流(额定电流约为200A),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此对IGBT模块散热设计成为关键。现有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大功率IGBT模块的散热面积比较大,IGBT模块的下主散热面采用翅片结构的水冷板总成,以便于有效散热,这样却导致IGBT模块体积增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逆变器IGBT功率模块辅助水冷板总成,可以提高IGBT模块散热效率,降低节温,延长使用寿命,同时并减小IGBT模块体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逆变器IGBT功率模块辅助水冷板总成,所述IGBT功率模块的下主散热面连接翅片水冷板总成散热,所述辅助水冷板总成安装在IGBT的上辅助散热面上,包括水冷板压板、水管、散热胶及固定件,所述水冷板压板与翅片水冷板总成固定连接,所述水管嵌入在水冷板压板中并通过固定件与水冷板压板紧固,水管和水冷板压板之间填充有散热胶。
进一步地,所述水冷板压板上设有嵌入水管的U型槽。
进一步地,所述水管与水冷板压板之间的空隙填充有包裹水管的散热胶。
其中,所述紧固件包括固定卡扣和自攻螺钉,所述水冷板压板上设有供自攻螺钉旋入的螺孔。所述水冷板压板与IGBT的换热面处设有散热垫片。所述水冷板压板为铝合金压铸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IGBT功率模块的辅助散热面设置辅助水冷板总成,其与主散热面的翅片水冷板总成相结合,构成双面水冷结构,提高了IGBT模块的散热效率,降低IGBT模块的节温,延长使用寿命并减小IGBT模块体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为辅助水冷板总成;11为水冷板压板;12为水管;13为散热胶;14为固定卡扣;15为自攻螺钉;2为翅片水冷板总成;3为IGBT功率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新能源汽车逆变器IGBT功率模块辅助水冷板总成,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IGBT功率模块3的下主散热面连接翅片水冷板总成2散热,所述辅助水冷板总成1安装在IGBT功率模块3的上辅助散热面上,包括水冷板压板11、水管12、散热胶13及固定件,所述水冷板压板11与翅片水冷板总成2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水管12嵌入在水冷板压板11中并通过固定件与水冷板压板11紧固,水管12和水冷板压板11之间填充有散热胶13。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水冷板压板11上设有嵌入水管12的U型槽。所述水管12与水冷板压板11之间的空隙填充有包裹水管12的散热胶13。
如图3所示,所述紧固件包括固定卡扣14和自攻螺钉15,所述水冷板压板11上设有供自攻螺钉15旋入的螺孔。所述水冷板压板11与IGBT功率模块的换热面处设有散热垫片。
所述水冷板压板11为铝合金压铸而成,其和IGBT散热面接触面要求机加工,平面度要求控制在±0.05mm,粗糙度为6.3。
所述水管采用紫铜材料制成,散热胶为硅胶或者环氧树脂。
在三种情况的仿真实验中,a-IGBT功率模块的上散热面无辅助散热;b-IGBT功率模块的上散热面依靠传导辅助散热;c-IGBT功率模块的上散热面依靠辅助水冷板总成散热,具体仿真参数见表1的物性参数和表2的边界条件。
表1物性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547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积木式双屏蔽高密度程控前放装置
- 下一篇:框管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