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余热锅炉管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54751.5 | 申请日: | 2011-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91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新;顾君健;马志莉;陶春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海陆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37/10 | 分类号: | F22B37/10 |
代理公司: | 张家港市高松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9 | 代理人: | 孙高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余热 锅炉 管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余热锅炉管束。
背景技术
有色冶炼烟气具有含尘量大大且粘结性强、腐蚀性强、烟气量随冶炼周期波动性大等特点,其烟气中的尘在不同的温度区所体现出的特性是不一样的。在烟气高温区,烟尘大部分呈现熔融或半熔融状态,其温度和积灰的熔点有关,其熔点在800℃左右。在烟气低温区,烟尘在凝固点以下呈固体颗粒状,所以在进入管束前烟温必须控制在650℃左右,防止烟尘以熔融状附着于管束上。管束的除灰主要是靠管子在外界振打力的作用下自身的振动将灰去除。为保证管束的传热效果,有效的清灰措施及设计结构是至关重要的。其中管束振打梁的设计结构直接影响到清灰效果及锅炉的安全性。余热锅炉管束是余热锅炉中的主要传热部件,设置于锅炉炉膛内,其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分配集箱和汇集集箱,分配集箱和汇集集箱之间通过迂回绕制而成的管束相连,若干对相邻直管段之间分别设置有振打梁,振打梁位于机架外部的端部的一侧设置有对振打梁进行轴向敲打的弹簧锤。振打梁与位于振打梁两侧的直管段之间通过圆管焊接在一起。管束的清灰通过弹簧锤振打振打梁并产生中频冲击波,振打梁将产生冲击波式的震动传递给管束,使得管束也产生震动,从而将管束内壁上的灰震动下来,从而实现清灰的目的。由于在传递振打冲击波的过程中,振打梁与管束的连接焊缝长期承受不断变化的交变应力,位于振打梁两侧的管束直管段表面也相应受到应力的拉扯,在焊缝强度高于母材的情况下,时间一长管子易被拉裂而爆管,从而损害锅炉的生产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管束不会因振打梁产生的震动而拉裂的余热锅炉管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余热锅炉管束,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分配集箱和汇集集箱,分配集箱和汇集集箱之间通过迂回绕制而成且并排排列的若干个管束相连,若干对相邻直管段之间分别设置有振打梁,振打梁位于机架外部的端部的一侧设置有对振打梁进行轴向敲打的弹簧锤,所述振打梁两侧的直管段位于振打梁那侧的外壁上分别焊接有半套管,半套管与振打梁之间通过圆钢焊接在一起。
振打梁上、下两外壁上焊接有与外部供水系统相连的冷却水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上述结构的余热锅炉管束中采用了半套管,使由于振打作用对管束表面产生的交变应力拉扯的作用点由管束表面转移到半套管上,即使半套管外表面被拉裂受损,而管束表面不会受到损伤。提高了管束的寿命,也保证了锅炉的安全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余热锅炉管束的结构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3中B-B剖视图。
图中:1、机架,2、分配集箱,3、汇集集箱,4、管束,5、振打梁,6、弹簧锤,7、半套管,8、圆钢,9、冷却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
如图1、图2所示,一种余热锅炉管束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分配集箱2和汇集集箱3,分配集箱2和汇集集箱3之间通过迂回绕制而成且并排排列的若干个管束4相连,若干对相邻的直管段之间分别设置有振打梁5,振打梁5位于机架1外部的端部的一侧设置有对振打梁5进行轴向敲打的弹簧锤6,所述振打梁5两侧的直管段位于振打梁5那侧的外壁上分别焊接有半套管7,半套管7的外壁与振打梁5之间通过圆钢8焊接在一起。为了防止振打梁5因受到高温而产生变形影响余热锅炉的生产安全,振打梁5上、下两外壁上焊接有与外部供水系统相连的冷却水管9。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管束4的清灰通过弹簧锤6振打振打梁5并产生冲击波,振打梁5将产生冲击波式的震动传递给管束4,使得管束4也产生震动,从而将管束4内壁上的灰震动下来,从而实现清灰的目的。由于在传递振打冲击波的过程中,振打梁5与半套管7的连接焊缝长期承受不断变化的交变应力,半套管7表面也相应受到应力的拉扯,但这样不会对管束4产生影响,从而提高锅炉的生产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海陆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海陆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547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对灭火器罐体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灯具支架的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