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侧卧位固定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56975.X | 申请日: | 201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56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勇;黄天福;潘永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新勇;黄天福;潘永胜 |
主分类号: | A61B19/00 | 分类号: | A61B19/00;A61G7/065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10 | 代理人: | 郭中民 |
地址: | 4753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卧 固定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主要涉及的是一种侧卧位固定器。
背景技术
在医学上,患者侧卧是临床普遍常用的手段,如手术;检查;换药;大面积创伤及烧伤的特殊体位要求等等。目前,临床对患者侧卧采取的固定方式主要有:1、患者置于侧卧位,由人工、手扶、垫物等方式进行固定,存在固定不牢靠不稳定的弊端。2、手术台利用床旁滑动式卡扣加分解半弧形两侧固定,其滑道上装有一带螺母旋紧装置,将固定患者两侧的半弧形支具固定于卡扣螺母并拧紧所来支撑患者维持侧卧位,这种固定方式存在的问题是:使用此操作装置需要约10分钟繁琐安装,并只能在手术台上使用,如有急诊手术术前准备相当费时,会延误病情。对于过于肥胖及过度患者不能有效固定,病房一般侧卧病人不能长期有效的固定,且操作繁琐,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侧卧位固定器。达到临床临时及长期的侧卧位或半侧卧位的固定目的。具有便携、简单、快捷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侧卧位固定器包括侧卧板、支撑杆、支撑杆护软套,在侧卧板上设有多排连接孔,支撑杆一端与侧卧板上的任一连接孔插接连接,在支撑杆上套有支撑杆护软套。
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前部5cm部位折弯,折弯度为60-80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侧卧板为长方形板,其上多排连接孔分别呈偶数排和奇数排排列,其中偶数排连接孔与奇数排连接孔较错形成菱型。
本实用新型侧位可应用于所有侧卧位和半侧卧位的患者使用,如手术;检查、换药、大面积创伤及烧伤的特殊体位要求等等。可任意在病房及手术室、急诊室使用,与常规床旁滑动式旋紧加半弧形分解两侧固定相对比,不仅使用方便,应用广泛,而且为急诊手术节省下宝贵的时间。具有便携、简单、快捷、使用安全可靠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侧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角度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侧卧板、2连接孔、3支撑杆、4支撑杆护软套。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侧卧位固定器包括侧卧板1、支撑杆3、支撑杆护软套4。如图1所示:侧卧板1为长方形板,规格可为150cm×50cm×5cm。采用聚安材料制作,材质轻且坚实耐用。在侧卧板1上设有多排贯通的连接孔2,每个连接孔2的直径为2.5cm圆形孔,多排连接孔分别呈偶数排和奇数排排列,其中偶数排连接孔与奇数排连接孔较错形成菱型偶数排与奇数排连接孔交替形成菱型。支撑杆3为实心圆柱形,直径可为2.5cm×25cm~35cm,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支撑杆3的一端与侧卧板1的任一连接孔2插接连接。为方便半侧位(即45度时)患者的定位,支撑杆3的一端前部5cm部位为折弯结构,常用的弯度有60-80度。在支撑杆3上套有支撑杆护软套5,以防损伤软组织。支撑杆护软套5采用RVA材料制作,具有耐压,材质韧软,不易破损的优点。
使用时,将侧位板1平放,其上方铺软垫,患者侧卧位于其上掀开软垫,将支撑杆软套4套入支撑杆3上,把支撑杆3的一端插入侧位板的适合连接孔内,一般在骨盆前后各插入一根25cm长的支撑杆,在胸廓前后各插入一根35cm长的支撑杆,即可实现一般侧卧位定位。若需要半侧位固定时(即45度时),可使用带折弯的支撑杆3进行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新勇;黄天福;潘永胜,未经张新勇;黄天福;潘永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569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OSAHS的牙套
- 下一篇:双用氙气灯灯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