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交通工具用转向指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57104.X | 申请日: | 201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00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赵文超;赵继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文超;赵继航 |
主分类号: | B60Q1/34 | 分类号: | B60Q1/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通工具 转向 指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交通工具转向指示装置,尤其是机动车用的转向指示灯,以发光二极管组为光源,受到控制电路的输出脉冲电流控制,实现按次序点亮或熄灭一组箭头形发光二极管,形成向左或向右的发光箭头移动,表示交通工具向左或向右转向。
技术背景
目前通用的机动车转向信号是通过转向侧闪烁的琥珀色转向灯,提示其他交通参与者了解机动车的转向意图,采取避让动作。但是,这种传统的单灯间歇式闪烁指示并不直观显著,只有处于转向侧的人能够观察到,不能让机动车周围360度范围内的所有人观察到。林树云在中国发明专利CN87104239中描述了一种由多个信号灯组成的顺序显示装置,可依次点亮,也可同时点亮。因为有多只灯作顺序闪亮,显示范围可以扩大,但仍然没有解决单侧指示的不足,而且安装多支灯占用更大位置,给车辆设计带来很大困难;李国兴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0620164571.X中提出了用闪烁的一组箭头形发光二极管代替单一灯泡,可以安装在机动车的四个角上,更容易辨认识别,但因为箭头位置固定,其他交通参与者仍然不能同时从所有角度观察到这个灯光信号,所以其效果有限。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转向灯视角范围小、提示作用差、影响交通安全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一种交通工具用转向指示装置,由电源、转向开关、控制电路、发光二极管组件组成,控制电路发出电流信号使箭头形灯组按箭头指向次序点亮,从各个角度显示出该交通工具的转向方向。技术方案:一种交通工具用转向指示装置,由电源、转向开关、控制电路、发光二极管组件组成,其特征在于控制电路输出脉冲电流,使一组组成箭头形的发光二极管点亮,并按一定时间间隔熄灭并点亮相邻另一组发光二极管,原理图见图1。具体地,控制电路由多谐振荡器、脉冲控制器和多组无触点电子开关组成,从脉冲控制器输出脉冲电流,触发启动开关,点亮所连接的一组发光二极管,按一定时间间隔触发熄灭开关,再按一定时间间隔触发下一个启动开关,点亮相邻另一组发光二极管,重复上述过程至少三组,一般五组,也可以使第四组和第一组同时点亮,即中间间隔两组。完成一个循环后自动开始下一个循环。这里所述按一定时间间隔触发下一个启动开关,其时间间隔为0-0.1秒,即后一组等点亮和前一组灯熄灭可同时,也可间隔最多0.1秒。其中发光二极管组件由多个发光二极管排列成点阵状,例 如五个一组排列成为一个右向箭头形状“>”,或左向箭头形状“<”,整个组件含有至少三组以上“>”和至少三组以上“<”,例如五组右向箭头“>>>>>”和五组左向箭头“<<<<<”构成的组件示意图如图2。除两端外,处于中间的发光二极管都可以共用,每支灯管后有两个正极输入连线,既用于组成右向箭头形灯组,又用于组成左向箭头形灯组,因为左右转向不会同时发生,但开启紧急警示开关时,通过一个简单的间歇闪烁脉冲使所有发光二极管同时闪亮,显示紧急警示状态,不区分左右指向。以上电路连接按电子电路常识根据设计要求、原件功率选择电阻及相应配套器件型号进行组装,其原理图如图3。
发光二极管安装在平面基板上或可形成曲面的基板上都可以。发光二极管发光为白光,相应灯具外壳为琥珀色,或发光二极管发光为琥珀色,相应灯具外壳为透明。
发光二极管组件可以安装在交通工具的前部或后部左右居中位置;发光二极管组件可单独或多套一起使用,当用在汽车上时,可以在左前、左后、右前、右后四个角上同时安装四套,并保证每个角的两面上分别至少有一组发光箭头;也可以再在后备箱以上位置安装一套。
发光二极管组件可以单独或与其他照明或信号灯集成在一起使用。
有益效果:当启动转向开关时,对应箭头形灯组可以从各个角度显示出该交通工具的转向方向,视觉直观,给周围360度范围内的交通参与者更明确的转向指示,便于做出更快的动作反应,从而提高交通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转向指示装置原理图。
图2是发光二极管组件排布示意图,
其中,圆圈代表发光二极管,实线连线构成右向箭头形灯组;虚线连线构成左向箭头形灯组。
图3是电路原理图,以每套每个方向有五组箭头形灯组为例,共四套,并画出其中一套灯的示意图,其他三套相同,其中,XD代表一组排列为箭头形的发光二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文超;赵继航,未经赵文超;赵继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571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