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增加控球性能的球拍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57351.X | 申请日: | 201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71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黃敏宣;刘燕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新凯复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49/02 | 分类号: | A63B49/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5209 | 代理人: | 方惠春 |
地址: | 361022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加 控球 性能 球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网球、壁球、羽毛球等球类的球拍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增加控球性能的球拍。
背景技术
网球、壁球、羽毛球等球类运动的特点就是越重的球拍,挥拍时越稳定(即控球性越好)但是易疲劳,因此人们在选购此类球拍时,除了选择重量要轻,不易疲劳的以外,另一個重要的考虑因素就是球拍的稳定性(即控球性)是否足够。一方面要求球拍的重量相对较轻,挥拍时相对轻松,不易疲劳,另一方面又要求触球瞬间球拍自身不会因为球的作用力而晃动,更具稳定性,从而打出的球位置更准确。
一般的认知,只有球拍拍框的重量越大,其击球时的稳定性才越好。而拍框的重量增加了,打球时的疲劳度又会上升,甚至极易受伤,即俗称的”网球肘”。
如何提高球拍的稳定性又能够减轻球拍的重量这一矛盾一直是业界一直努力解决的问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可提高球拍控球性能的增加控球性能的球拍。
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方案:一种增加控球性能的球拍,包括拍柄、连接杆、拍框及弹力网面,该拍柄经连接杆与拍框相连接,该弹力网面连接设置于拍框内,所述拍框两个正面形成波浪型构造,并且,波浪型构造沿拍框呈对称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波浪型构造沿着拍框整体呈对称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波浪型构造波峰波谷之间高度为2-8mm。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維持球拍的重量不變或更輕的前提下,通过在球拍的拍框两个正面形成波浪型构造,不仅使得本实用新型造型新颖,而且在波浪造型设计的位置,拍框刚性变软,击球时可延长球与网线的接触时间,使使用者有更充分的時間調整與控制回球的路線、力度等,從而提高了球拍的控球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波浪型构造沿拍框整体分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图2,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增加控球性能的球拍,包括拍柄1、连接杆2、拍框3及弹力网面,该拍柄1经连接杆2与拍框3相连接,该弹力网面连接设置于拍框3内,所述拍框两个正面形成波浪型构造,并且,波浪型构造沿拍框呈对称分布,如图1、2所示,波浪型构造沿可以对称分布于拍框的局部,波浪型构造还可以沿着拍框整体呈对称分布,并且,所述波浪型构造波峰波谷之间高度为2-8mm。本实用新型不仅造型新颖,而且在波浪造型设计的位置,拍框刚性变软, 击球时可延长球与网线的接触时间,使使用者有更充分的時間調整與控制回球的路線、力度等,從而提高了球拍的控球性。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新凯复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新凯复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573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