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巡更控制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57585.4 | 申请日: | 201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31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贾乔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聚合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1/20 | 分类号: | G07C1/20 |
代理公司: |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32230 | 代理人: | 涂志英 |
地址: | 210008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巡更 控制 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巡更控制管理系统,尤其是一种智能楼宇用嵌入式巡更控制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系统集成中用到的巡更管控制理系统主要为离线式巡更,系统一般由5大块组成: 微型计算机+打印机+巡更管理件软组成基于Windows平台的可视化巡更控制管理主机;通讯器; 巡检器;巡检点;RS232接口,通讯器和巡更控制管理主机通过RS232接口进行通讯。
其中主要是通过RS232接口或USB接口与进行通讯;与通过RS232接口或USB接口实现通讯,当巡检人员持巡检器根据已经设置的巡检路线进行巡查的时候,要通过读取识别的信息并记录存储;通过将中的数据下载到并可根据人名、日期、时间以及巡更班次对巡更人的巡更情况进行查询,同时还可将查询结果输出到打印机。
系统构建完成后需要对客户进行培训,但在针对巡更系统进行培训和实际应用时问题也是比较突出。具体如下:
1、培训的对象要懂得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否则很难理解巡更控制系统的具体应用和操作,但往往培训对象多为保安人员,同时他们往往也会对系统进行误操作导致系统发生故障。
2、可视化巡更控制管理系统是基于Windows平台开发的,比较容易受到病毒的侵害,系统的崩溃容易造成整个巡更控制管理系统的崩溃。
3、巡更控制管理主机与巡更通讯器通过RS232接口或USB接口实现通讯,使用RS-232接口缺点是接口的信号电平值较高易损坏接口电路的芯片、传输速率较低、传输距离有限,系统扩展不够灵活等。USB接口最大缺点是传输距离短。
4、可视化巡更控制管理系统断电后重启需要人工干预不容易实现智能化管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目前使用的巡更控制管理系统存在的一些缺点和弊端,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了嵌入式开发技术和CAN总线技术。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可按以下方案来实现,一种巡更控制管理系统,包括巡更控制管理主机、巡更通讯座、发卡器、巡更棒、巡检点,所述巡更控制管理主机由具有Linux系统和巡更管理软件环境的计算机组成,所述发卡器与巡更控制管理主机连接,所述巡更通讯座与巡更控制管理主机采用CAN总线连接,巡更棒与巡更通讯座采用有线或无线通讯连接,巡检点与巡更棒采用无线通讯连接。
实现上述目的的更好的技术方案是,还包括打印机,打印机与巡更控制管理主机连接,用于打印相关巡检记录信息。
实现上述目的的更好的技术方案是,还包括外部存储器,外部存储器与巡更控制管理主机连接,用于存储相关巡检记录信息。
实现上述目的的更好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巡更控制管理主机还设置有通讯接口。
巡检点安装于预设的巡检路线上,发卡器用于向巡更棒、巡检点写入相应的巡检数据,如人员、位置、班次等。使用时,巡检人员持巡更棒巡检至各巡检点并将巡更棒靠近巡检点时,巡更棒与巡检点进行联络并记录相应的巡检时间、位置等信息,巡更棒与巡更通讯座采用有线或无线通讯,巡更通讯座接收巡更棒记录的巡更数据并传送给巡更控制管理主机。
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技术采用了嵌入式开发技术。巡更控制管理主机采用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人机交互界面采用全中文的操作配置界面,简单易学,整套系统只需要一次配置即可,即使设备掉电后来电自动重启也不需要重新配置参数,系统采用嵌入式开发技术将程序代码写入开发板的存储器中,所以也就不存在类似于Windows下因系统崩溃重新安装操作系统这个过程。整套巡更控制管理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成本低、体积小、功耗小、支持断电后来电自动启动实现智能化管理。
2、CAN总线使各组成部分的通讯更稳定,在不加中继设备的情况下其通讯距离可达10KM左右。CAN总线有CAN控制器,可以对总线任何错误进行检测具有可靠的错误处理和检错机制。
3、系统可配置打印机及外部存储器,可用于打印或存储巡检记录相关信息。
4、巡更控制管理主机还设置有多个通讯接口,用于与智能楼宇总控平台或其它设备通讯。
5、巡更控制管理主机采用标准的2U机箱,可以比较方便的安装在标准机柜里,由于机箱采用工业级标准设计,所以可以适用于多种环境下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系统集成中用到的巡更控制管理系统的组成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聚合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聚合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575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船舶过闸监控登记系统
- 下一篇:一种安全生产风险管理评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