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PVC贴面石膏天花板自动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57899.4 | 申请日: | 201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3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侯炳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侯炳林 |
主分类号: | B32B37/00 | 分类号: | B32B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17 山东省临***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vc 贴面 石膏 天花板 自动生产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膏天花板生产设备,具体地说,涉及一种PVC贴面石膏天花板自动生产线。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材料向多元化、实用型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装饰材料采用PVC、铝箔贴面增强石膏板产品。PVC贴面石膏天花板的结构大多是在石膏板的正面贴PVC,背面贴铝箔。目前,用于生产这种PVC贴面石膏天花板产品的设备存在的不足是生产工序多,正面贴PVC和背面贴铝箔分为两道工序,先后完成,而不是同时进行,这样一来,就会带来用工量大、员工劳动量大、周转频繁高、报废率高和生产成本高等诸多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PVC贴面石膏天花板自动生产线,将传统的贴PVC和贴铝箔两道工序合二为一,同时进行,可节省人工、减轻劳动强度和降低生产成本。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PVC贴面石膏天花板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线从前到后依次设有进料平台、铝箔辊轴机构、机头压合装置、PVC辊轴机构、输出平台、二次压合装置、烘干装置、质检平台、横向切割装置、输送平台、纵向切割装置和吸尘装置;
铝箔辊轴机构设在进料平台的下方,包括铝箔机架和铝箔上胶辊轴机构;
机头压合装置设在进料平台的后方,包括机头架、机头电机、多组压辊和梳皱刷;机头压合装置的上方设有胶桶,胶桶的底部设有胶辊,胶桶连接输胶管;PVC辊轴机构安装在机头架的末端;
输出平台设在机头压合装置的后方,二次压合装置设在输出平台的后方;二次压合装置包括二次压合机架、设在二次压合机架上的多组挤压辊、调节挤 压辊间距的气缸,以及为挤压辊提供动力的二次压合电机;
烘干装置设在二次压合装置的后方,包括烘干机架、设在烘干机架顶部的烘干工作台、设在烘干工作台内的输送辊轴和设在输送辊轴下方的电发热体;
质检平台设在烘干装置的后方,横向切割装置设在质检平台的后方;横向切割装置包括横向切割机架、横向切割锯片、由辊轴组成的运转平台,以及横向切割电机;
输送平台设在横向切割装置的后方,纵向切割装置设在输送平台的后方;纵向切割装置包括纵向切割机架、纵向切割锯片、由辊轴组成的运转平台和纵向切割电机;
吸尘装置包括鼓风机、吸尘管道和粉尘缓冲袋,吸尘管道设在纵向切割装置的上方。
进一步地说:所述机头压合装置的一侧设有用于移动胶桶和PVC辊轴机构的移动装置,包括底座、支架、牵引绳、电机和控制器,牵引绳的末端设有挂钩。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传统的贴PVC和贴铝箔两道工序合二为一,同时进行,简化了原来繁琐的生产工序,实现了生产自动化,可节省人工、减轻劳动强度、减少材料损耗、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吸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横向切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纵向切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二次压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胶桶和PVC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机头压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PVC贴面石膏天花板自动生产线,如图1所示,从前到后依次设有进料平台12、铝箔辊轴机构、机头压合装置10、PVC辊轴机构、输出平台8、二次压合装置7、烘干装置6、质检平台5、横向切割装置4、输送平台3、纵向切割装置2和吸尘装置1。
铝箔辊轴机构设在进料平台12的下方,包括铝箔机架13和铝箔上胶辊轴机构14。
机头压合装置10设在进料平台12的后方,如图8所示,包括机头架10a、机头电机10g、多组压辊10f和梳皱刷10c。机头压合装置10的上方设有胶桶10d,胶桶10d的底部设有胶辊10e,胶桶10d连接输胶管11。PVC辊轴机构10b安装在机头架10a的末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侯炳林,未经侯炳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578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