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笔式点火线圈铁芯及其扣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57927.2 | 申请日: | 201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822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郭正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华新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6 | 分类号: | H01F27/26;H01F27/245;H01F38/12;F02P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点火 线圈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点火线圈,具体涉及一种笔式点火线圈铁芯及其扣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多数高端车型汽车发动机点火系统中均采用笔式点火线圈,这种点火线圈因一头较大,另一头较长,酷似一支笔,因而被称作笔式点火线圈。该种笔式点火线圈不仅节省了分电器分火头与旁电极之间的能量损耗以及高压线的能量损耗,同时还避免了多头点火线圈同时向两个缸点火的弊端,因而点火更为可靠。它还有一大优点,即由于无需分火头和分电器旁电极之间的间隙,也无需高压线,因而减少了电磁干扰。这是目前较前卫的点火线圈,代表着点火线圈的最新技术。但因这种点火线圈直接装在气缸上,环境温度十分高,所以对点火线圈使用的关键部件笔式铁芯的要求非常高,目前国内外生产这种线圈铁芯的厂家很少。仅有的几个笔式点火线圈铁芯生产厂家的加工方法是:用简易模具冲出各种不同宽度的铁芯片,然后按铁芯组成要求进行人工清理、分片,然后再用激光焊机进行逐个焊接。整个过程需花费大量的人力,生产效率低;而且因靠人工控制,质量稳定性较差。采用上述方式生产笔式点火线圈铁芯,产能低、质量不易控制,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产品质量稳定、可靠,生产效率高,可自动成型的笔式点火线圈铁芯及其扣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笔式点火线圈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由若干片硅钢片通过扣铆结构连接成笔式结构,所述的硅钢片为长条形,所述的长条形硅钢片在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凹槽;构成所述笔式铁芯的长条形硅钢片其宽度不等,所述宽度不等硅钢片按照由窄到宽再由宽到窄的方式排列,且所述长条形硅钢片宽度方向侧边所排列的面呈对称的弧面。
为了使扣铆后在一起的若干片硅钢片组成的铁芯,在使用中不会松散分离开,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凹槽位于长条形硅钢片的轴线上,若干片长条形硅钢片上的凹槽彼此相互对齐构成连接槽,在所述的连接槽内填充有焊锡。
为了使若干片硅钢片之间扣铆的的牢固且美观,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扣铆结构包括设置在长条形硅钢片上的扣铆点,所述扣铆点的截面呈倒梯形,所述倒梯形斜边与底边的夹角为18°~40°,所述倒梯形的高位0.60-0.70mm。
为了简化冲压凸模和冲头的结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长条形硅钢片至少设有3个扣铆点。
为了使若干片硅钢片之间扣铆的的牢固且美观,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通过扣铆结构连接成的笔式硅钢片中的最后一片,在其扣铆点的部位设有通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笔式点火线圈铁芯的扣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扣铆装置包括相互配合用于落料和扣铆的落料凸模与落料凹模,在所述落料凸模内设有落料顶杆,在所述落料顶杆的端部设有扣铆冲头,所述扣铆冲头凸出于落料凸模的下端面;所述落料凹模设置在凹模版内,在所述落料凹模与凹模版的下端设有收紧圈;在所述落料凸模与落料凹模之间设置有待冲压的硅钢带,所述的落料凹模与收紧圈内用于容纳落料后的硅钢片。
其中,所述顶杆在落料凸模内的安装位置和数量与所述扣铆点的位置和数量相对应。
所述收紧圈内部的周边尺寸小于落料凹模内部的周边尺寸0.01~0.015mm。
所述的落料凸模与落料凹模分别设有若干组,分别用于冲压、扣铆不同宽度的硅钢片。
在所述硅钢带的宽度方向至少排列有5个不同宽度的硅钢片。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该笔式点火线圈铁芯具有结构简单,产品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整个成产过程可实现自动化。而且生产设备简单,安全可靠,原材料利用率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笔式点火线圈铁芯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笔式点火线圈铁芯主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笔式点火线圈铁芯中单片硅钢片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笔式点火线圈铁芯扣铆装置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笔式点火线圈铁芯的扣铆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生产笔式点火线圈铁芯用硅钢带上硅钢片的排样方式示意图。
图中:1、笔式点火线圈铁芯;2、硅钢片;3、凹槽;4、弧面;5、焊锡;6、扣铆点;7、通孔;8、落料凸模;9、落料凹模;10、落料顶杆;11、扣铆冲头;12、凹模版;13、收紧圈;14、硅钢带。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华新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华新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579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机燃料锅炉
- 下一篇:一种粗纱机导条架改进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