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适应一体式净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58357.9 | 申请日: | 201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46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付鑫;柴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四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张浩宇 |
地址: | 550001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应 体式 净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适应一体式净水器,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混凝反应是指,待处理的原水在加药混合后,水中胶体等微小颗粒已经有初步凝聚现象,产生了细小的矾花,其尺寸可达5微米以上,虽比水分子大得多,不再产生布朗运动,但还没有达到完全靠重力能下沉那样的尺寸(例如0.6~1.0毫米)。混凝反应设备的作用是将药剂迅速、均匀地分配到废水的各个部分,以压缩废水中胶体颗粒的双电层,降低或消除胶粒的稳定性,使这些胶粒能聚结成较大的絮凝体。混合阶段需要剧烈短促的搅拌,作用时间要短,瞬间混合效果最好。
反应阶段的作用是促使失去稳定的胶体颗粒碰撞结大,成为可见的矾花絮体。在反应阶段,由聚结作用所生成的微粒与废水中原有的悬浮微粒由于碰撞、吸附架桥等作用生成较大的絮体,然后送入沉淀池进行分离。
现有的搅拌混凝设备由于效率不高,通常需要庞大的体积,并且需要额外增加电机等辅助设备,带来诸多不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适应一体式净水器。布置紧凑,构造合理、体积小,沉淀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构成的:多适应一体式净水器,构造包括罐体,在罐体内竖直设有网格式涡旋混凝器,网格式涡旋混凝器顶部与进水管连接,网格式涡旋混凝器底部设有喇叭口,在罐体底部设有污泥斗,在罐体中部设有斜管填料,在罐体顶部设有溢流堰,溢流堰通过配水管连接滤箱。
上述的多适应一体式净水器,所述滤箱内设有网格,在网格上设有滤料。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优化了混凝反应、沉淀和过滤各个单元的结构,使得处理效果在同等条件下得到大幅度提高,相比市场上普通的一体化设备处理能力提高20%~50%;
(2)结构紧凑,设备采用圆形结构,减少水流死区,整体布局更合理,不仅提高处理效率而且节省制作材料;
(3)采用小间距(60×60mm)斜管填料,由于间距明显减小,矾花沉淀距离也明显减少,使更多小颗粒可以沉淀下来;由于间距减少,水力阻力增大,使之占水流在沉淀池中水力阻力的主要部分,这样沉淀池中流量分布均匀,与斜管相比明显地改善了沉淀条件;
(4)本实用新型的排泥性能优于现有的浅池沉淀池。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多适应一体式净水器,如图1所示,制作圆柱形的罐体1,在罐体1内竖直安装网格式涡旋混凝器2,网格式涡旋混凝器2顶部与进水管3连接,网格式涡旋混凝器2底部制作出水喇叭口4,在罐体1底部设置污泥斗5,在罐体1中部安装斜管填料6,在罐体1顶部制作出溢流堰7,溢流堰7通过配水管8连接滤箱9。网格式涡旋混凝器2内设置多层小孔眼格网,由于过网水流的惯性作用,使过网水流的大涡旋变成小涡旋,小涡旋变成更小的涡旋,有效地增加了颗粒碰撞次数。斜管填料6选用小间距斜管填料(60×60mm)。
滤箱9内安装网格10,在网格10上放置滤料11,滤料11可采用无烟煤和石英砂等滤料,吸附性能好,截污和含污能力强,使用寿命更长。
工作流程如下:待处理的原水加入混凝剂后通过进水管3进入网格式涡旋混凝器2中,经混凝反应后的原水通过网格式涡旋混凝器2底部的喇叭口4向环形斜管沉淀罐体1的四周旋流,并产生涡流,增加原水中絮体矾花颗粒碰撞次数,进而增大絮体颗粒体积。然后经过斜管填料6进行沉淀,小间距斜管填料6能够增大原水沉淀面积,减小沉淀池的体积。经斜管填料6沉淀后的原水经溢流堰4流入滤箱9,通过滤料后,完成处理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四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四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583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压铸造过程中施加波动压力的方法
- 下一篇:压铸用齿轮齿条限位抽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