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伸缩格构式钢桁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59517.1 | 申请日: | 201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76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付汉江;刘光强;秦永强;苗培义;贺海珍;王庄严;梁西伟;王振春;赵树毅;李生福;王晓斌;成春兰;宋建征;王鑫;王振林;李建伟;赵艳;赵莉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22 | 分类号: | E04G11/22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30053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伸缩 格构式钢 桁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行业筒仓滑模施工的支撑装置,具体为一种可伸缩格构式钢桁架。
背景技术
对于钢筋混凝土筒仓施工有分节倒模和整体滑模两种施工方法,整体滑模施工由于速度快、机械化程度高、安全风险小、工程质量有保证,因此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
在筒仓滑模施工中,为了加快施工速度、确保施工质量、降低安全风险、减少人力和物力投入,在进行滑模组装设计时,普遍采用“一台两用”的方案:即搭设一个平台,既是仓壁滑模施工操作平台,又是仓顶结构施工的支撑平台。
对于中小直径筒仓而言,要搭设“一台两用”的操作平台,比较常见的方法是利用桁架式和辐射梁下撑拉杆式操作平台。采用这两种方法搭设操作平台,都要根据筒仓直径的变化,调整桁架和辐射梁的长度。而桁架和辐射梁是一次性设计、制作的,只能用于同一直径和同一位置。当筒仓直径不一致或位置发生变化时,已经设计、制作的桁架和辐射梁就不能直接使用。要么重新制作,要么改造。如果每遇到筒仓直径变化就重新制作,将造成大量的物资积压,只能采用改造利用的方法。但是每遇筒仓直径变化一次,就要改造一次,不仅切割和焊接工作量较大,而且经过几次改造后,桁架杆件的几何尺寸和内力传递与原设计相比已经面目全非了,给安全生产留下了严重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的钢桁架不能应用在不同直径的筒仓施工中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伸缩格构式钢桁架。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可伸缩格构式钢桁架,包括主桁架和设置在主桁架两端的副桁架,副桁架具体为插接在主桁架内,主桁架两端开有若干螺栓孔,副桁架上开有与主桁架上的螺栓孔对应的螺栓孔,螺栓孔内设有螺栓。主桁架和副桁架本身的结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和实现的。使用时,根据筒仓直径和桁架布置的位置,确定桁架所需长度。将副桁架从主桁架中抽出(两端对称同时进行),达到所需长度时,用若干螺栓将主桁架、副桁架连接固定。这就形成了用于筒仓仓壁滑模施工和仓顶结构施工操作平台所需的理想桁架。桁架用完后,卸下螺栓,将两端副桁架缩进主桁架,便于保存和运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利用可伸缩的副桁架,实现了结构整体稳定性好,变形较小,所组装的操作平台更加安全可靠;组装和拆卸方便,节省人力物力,且延长了桁架的使用年限;断面呈矩形,且可以伸缩,方便运输和堆放。
且具有下列经济效益:
1、如果传统平行弦桁架每榀(平均3吨)周转次数按30次计算,本实用新型可伸缩格构式钢桁架每榀(平均4.2吨)周转次数可达到120次,多使用90次。按目前市场平均价加管理费计算,本实用新型每榀桁架一次可节约430元。
2、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桁架相比,可减少组装和拆除时的切割和焊接工作量,每榀可节省人工和材料费用约620元。
3、若平均每年施工中小直径筒仓11.4个,平均每个筒仓按6榀桁架计算,每年创经济效益为:6×11.4×(430+620)=71820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主桁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副桁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桁架,2-副桁架,3-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可伸缩格构式钢桁架,包括主桁架1和设置在主桁架1两端的副桁架2,副桁架2具体为插接在主桁架1内,主桁架1两端开有若干螺栓孔3,副桁架2上开有与主桁架1上的螺栓孔3对应的螺栓孔3,螺栓孔3内设有螺栓。
主桁架1上的各个螺栓孔3之间的距离与副桁架2上的各个螺栓孔3之间的距离相同,且螺栓孔3均匀分布。
具体实施过程中,主桁架1两端开有若干均布的螺栓孔3,副桁架2全长度上开有均布的螺栓孔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595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