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擦摆减震复位支座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59594.7 | 申请日: | 201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72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侯海彪;金怡新;李世珩;陈彦北;孙湘明;周万红;郭红锋;陈娅玲;陈忠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4 | 分类号: | E01D19/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4120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擦 减震 复位 支座 | ||
1.一种摩擦摆减震复位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板组件、上转动块、双球面转动块、限位块、下转动块、下板组件,上转动块安装在双球面转动块上,上转动块与双球面转动块中间有上摩擦副;双球面转动块安装在下转动块上,双球面转动块与下转动块中间有下摩擦副;在上转动块上安装有限位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摆减震复位支座,其特征在于,上摩擦副与下摩擦副由不锈钢板与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复合在一起构成;其中一面为不锈钢板,另一面为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摆减震复位支座,其特征在于,不锈钢板通过氩弧焊接与上转动块圆弧面、双球面转动块下圆弧面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摆减震复位支座,其特征在于,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是通过在双球面转动块上圆弧面与下转动块圆弧面挖一沉头孔,把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凹进沉头孔配合连接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5959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