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用途童车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59631.4 | 申请日: | 201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457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泽涛;王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泽涛 |
主分类号: | B62B9/12 | 分类号: | B62B9/12;A47D1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1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用途 童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童车,尤其涉及一种座位高度可调的具有婴、幼儿手推车功能和婴、幼儿学步车功能的多用途童车。
背景技术
依据婴幼儿不同生长时期的需要,目前市面上使用的婴幼儿用童车,可根据主要功能分为推车、站栏、学步车等,且这些童车一般均设计成单一功能的专用车型。这样就导致消费者需要根据不同时期的需求而购买多个单一用途的童车,而每种功能的童车的实际使用时间又都较短,还需为这些童车准备足够的存放空间,这一方面增加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根据婴、幼儿的成长过程特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用途童车,其包括由扶板支架和靠背支架可转动地连接在一起的主体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板支架和靠背支架之间在左右两侧对称地固定安装有限位弹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坐板布料以蒙套形式与拉链形式设置在所述主体支架结构上以供婴、幼儿乘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坐板布料的靠背部设置有用于固定保护婴、幼儿的婴、幼儿安全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扶板支架的前端还通过不锈钢螺丝固定有扶板,扶板 置于车辆前端,左右皆无扶手,保证婴、幼儿使用车辆行走之时手扶前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踏板布料采用拉链连接形式安装在所述坐板布料下部,所述踏板布料的前端固定于所述扶板,后端固定于所述坐板布料的下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拉链连接时,该多用途童车由学步车变为手推车;所述拉链分开时,该多用途童车由手推车变为学步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拉链分开使用学步车功能时,推车踏板前端拉链拆开并被蒙套在踏板布料之中,座位部用拉链连接,以调节婴、幼儿乘坐与学步时的高度距离。
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此车辆是婴、幼儿学步时所使用,用弹簧的弹力减小婴、幼儿学步之时脚与腿所承受的力度。保护婴、幼儿的脚与腿,使得学步的力量分散到臀部以及手部。
2、侧面不安装扶手,只安装安全带,让婴、幼儿学步以前抱姿势进行行走,防止两腋过度支撑身体。
3、进过简单的布拉链控制就可以由学步车变为手推童车或由手推童车变为学步车。
4、外观简约、外形结构流畅。脚下以八字的形式让支架散开。防止婴、幼儿拿到车辆周边20公分外的物体。
5、构造简易,拆卸容易,车身由两个金属肢干与可拆卸布料组成,不用时可以折叠起来,减少此车的存放空间。
6、全身由金属与棉布制成,最大限度的减少塑胶制品的使用。
7、车身展开以后稳定性好,安全性能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处于学步车自然状态时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处于学步车下压状态时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处于推车自然状态时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处于推车下压状态时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的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的正视图。
图中标记:1-前轮;2-后轮;3-后轮连接件;4-前轮连接件;5-弹簧与弹簧套件;6-靠背支架与弹簧连接件;7-扶板支架与弹簧连接件;8-支架连接件;9-扶板支架;10-靠背支架;11-扶板;12-坐板布料(布料与主体结构件的连接形式为蒙套形式连接,内置座板);13-踏板布料(布料与主体结构件的连接形式为拉链连接形式,内置踏板);14-婴、幼儿安全带;15-扶板连接件;16-拉链(踏板布料与扶板连接处的拉链连接);17-拉链(坐板布料与扶板连接处的拉链连接);18-内置可拆卸座板(布料与主体结构件的连接形式为拉链连接形式);19-内置可拆卸踏板;20-安全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如图1-4所示,该多用途童车包括由扶板支架9和靠背支架10通过支架连接件8可枢转地连接在一起的主体支架结构,扶板支架 9和靠背支架10可以采用不锈钢或无缝钢管通过弯折、冲压、焊接加工成型。支架连接件8将扶板支架9和靠背支架10以左右对称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并可绕同一轴线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泽涛,未经王泽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596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