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非金属壳锂离子电池的注液封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59648.X | 申请日: | 201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10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桐乡市众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6 | 分类号: | H01M2/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桐***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非金属 锂离子电池 封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金属壳锂离子电池的注液封装装置。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常用的外壳为金属壳、金属与塑料的复合壳。然而,这两种结构的锂离子电池的外壳均存在一些缺点,针对存在的技术问题,张汉平等人发明了非金属壳锂离子电池,并申请了中国专利,专利名为“一种非金属壳锂离子电池”,申请号为200810000554.6。
目前,一般的非金属壳锂离子电池在封装注液时,一般采用小型的圆柱形的注液口,密封时将稍大点的钢珠采用打击的方式放入到注液口进行密封。由于是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接触,在使用温度发生变化时,两种材料的热胀冷缩系数不一样,会导致使用一段时间后密封不严。例如,冬天密封,夏天时由于钢珠的热胀冷缩系数大,将注液口胀大,又到了冬天的时候就会出现漏液;假如是夏天密封,则到了冬天就会出现漏液现象。这说明很难密封。
如果采用非金属小球进行密封,会因为非金属壳的强度低,无法承受较大的冲击力,存在不能将非金属壳的小球有效放入到注液口中问题。即使非金属小球可以放入注液口,也会导致非金属壳电池的变形,影响产品的质量。因此,非金属壳锂离子电池的密封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非金属壳锂离子电池的注液封装装置,使得非金属壳锂离子电池注液后的封装紧密,有效防止气胀和爆炸。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非金属壳锂离子电池的注液封装装置,包括非金属锂离子电池壳,以及一注液封装固件,所述注液封装固件是非金属管状件。
进一步地方案,所述非金属管状件的横截面是规则形状,所述非金属管状件的横截面是方形、圆形或椭圆形。
更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注液封装固件设置于非金属壳锂离子电池正极输出端子的同侧。所述注液封装固件设置于非金属壳锂离子电池正极输出端子的反侧。
更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注液封装固件与非金属壳锂离子电池壳热压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由于采用管状的非金属注液封装固件,本实用新型产品的成本有效降低;非金属管状固件便于热压封装,非金属锂电池壳和注液封装装置间的结合更紧密,有效防止气胀和爆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非金属壳锂离子电池的注液封装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非金属壳锂离子电池的注液封装装置的横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非金属壳锂离子电池的注液封装装置的示意图和截面图,本实用新型呈管状结构,其横截面形状可以是方形、圆形、椭圆形等常见的形状。
本实用新型非金属壳锂离子电池的注液封装装置采用非金属材料,所述非金属可以是有机高分子材料,包括塑料、橡胶、纤维,也可以是有机高分子材料与无机材料的复合物。所述的有机高分子材料可以是烯烃类聚合物或其共混物,包括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乙丙橡胶、聚(异戊二烯),也可以是缩聚物或其共混物,包括尼龙、聚酯、酚醛树脂、环氧树脂、聚硅氧烷。所述的无机材料可以是功能性填料或添加剂,包括阻燃性、增塑性、导电性、着色性、增强性、光滑剂、耐磨剂。
本实用新型非金属壳锂离子电池的注液封装装置,可以安装在正极端子同侧,也可以在正极端子不同侧。
传统的注液封装装置是钢球,采用二氧化钛填料与聚氯乙烯的混合物组成。非金属壳锂离子电池,采用二氧化钛填料与聚氯乙烯的混合物作为非金属壳锂离子电池的材料,制备成方形锂离子电池壳,包括常见的锂离子电池部件: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注液位置为盖板上开的小口,的钢球进行封口。注液后,用钢球密封。密封测试,结果表明,不漏气的产品率为15%;合格产品化成后,循环测试表明,产品一旦发生气胀,该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很快就退化了,300次循环后,容量残留率不到80%。
下面将通过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除了注液装置改为由二氧化钛填料与聚氯乙烯的混合物组成的椭圆形管外,其它部件和测试与传统的注液封装装置相同。密封工艺则是将管状结构的尾端采用热压装置进行封口;注液装置位于正极端子同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乡市众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桐乡市众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596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重载连接器用活动框架外壳组件
- 下一篇:一种压力行程开关